![]()
| 原创作者/编辑: 哲南卡
| 分类: 哲叔聊国际风云
美国最近又折腾出新动静。
特朗普在上一任时还念叨不能忘却二战教训,要防备日本再军事化,这几天却态度突变,公开支持日本提升国防甚至修改宪法。
这转变看着有些突然,实际上却是东亚棋局重新布局的关键一步——美国正准备把日本从战败国的束缚里解放出来,变为对抗我们的“战略打手”
01
先说说日本为啥非要修宪。
1947年,日本战败后,美国给日本量身定做了《和平宪法》。
宪法的核心就是其中的第九条——日本放弃战争、不建正规军队、不行使交战权。
这宪法即是日本经济的加速符,也是日本政治的铁牢笼。
一方面,它让日本无需再将精力耗费在军备方面,可以专注发展经济,进而跻身发达国家之列。
另一方面,这也让日本成为了“非正常国家”,失去了国防自主,连自卫队某种程度上都算违宪。
![]()
日本宪法
对于祖上喜欢侵略,现在更不甘心的日本右翼而言,这种“戴着镣铐的和平”是一种耻辱。
于是,修宪成为几代保守政客的夙愿,从安倍外祖父岸信介到安倍本人,再到如今的高市早苗,都有共同的目标: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拥有对外动用武力的合法权利。
但修宪门槛极高,需国会参众两院三分之二席位支持,再加全民公投超过半数同意,当然还要美国爸爸点头。
这么多年来,日本为了修宪也是下了血本,方法简单粗暴。
首先是“凑够人数”。
自民党联合公明党、日本维新会等支持修宪的政党,在国会中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从而迈过最关键的那道门槛。
接下来是"大造舆论"。
日本媒体天天渲染"外部威胁"——一会儿说朝鲜导弹厉害,一会儿炒作我们军事发展,让很多日本老百姓觉得"和平宪法保护不了自己"。
最后是"讨好美国”。
日本太懂美国的脾气了,尤其是特朗普这种吃软不吃硬的主儿。
先是砸钱,把国防预算提到GDP的2%,还准备涨到3.5%,大部分钱都用来买美国的武器装备。
然后是送人情,特朗普来日本,又是德仁天皇亲自用英语致欢迎辞,又是首相送上高尔夫球杆,又是提名诺贝尔和平奖,把特朗普哄得挺开心。
更关键的是表忠心,日本承诺在修宪以后会更积极地去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帮忙盯着亚太地区,这相当于给美国递上了“投名状”。
高市早苗更是身段柔软,见着特朗普总是满脸堆笑、搂搂抱抱。
![]()
高市早苗
认识的知道这是日本首相,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哪儿跑出来的妈妈桑呢。
特朗普果真很吃这一套。
他在和日本右翼政客会面的时候就公开表示,如果日本通过修宪能“更多履行军事盟友义务”,尤其是在军费分担和印太战略配合上更积极,美国就“乐见其成”。
前不久的一场竞选集会上,他更直白的说:“日本想成为‘正常国家吗’?可以。但他们需要买更多美国武器,需要帮我们盯着亚太”。
就这样,日本想借美国的支持冲破和平宪法束缚,特朗普想借日本的军力和资金巩固自己的地缘战略和选举利益,两方各怀鬼胎,一拍即合。
当特朗普站在“加贺”号准航母甲板上时,持续了几十年的地缘战略已经改变——美国不再把日本当作必须严加管控的战败国,而是牵制我们的战略资产。
![]()
“加贺”号准航母
日本对修宪如此头铁,而特朗普的态度如同川剧变脸,到底是为哪般?
02
特朗普对日本修宪的态度,变化如此之大的根源,是我们的崛起,给美国带来的极度战略焦虑。
当我们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各领域都全面逼近美国的时候,让美国预感到西太权力平衡将被彻底打破。
此刻释放日本的军事潜力,让日本顶到前面当炮灰,这么搞好处太多了。
首先是减轻负担。
特朗普老早就抱怨日美安保条约"不公平"——美国单方面保护日本是吃了大亏的。
支持日本修改宪法,让日本由“被保护者”变为“打手”,以后亚太地区如果出现状况,日本自己就可以先顶上去,美国不但不用单打独斗,还能省下大把的军费。
其次是遏制我们,这是最核心的目的。
日本修宪以后,军力必然会大幅增强,正好可以在亚太牵制我们——比如在钓鱼岛、南海、台海方面给我们添堵,消耗我们的力量。
![]()
钓鱼岛
最后是牟取实利。
日本扩充军队规模意味着要大批采购美国武器,波音、洛克希德这些军火商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反过来为特朗普的选举提供资金支持。
美国还可以用“支持修宪”为筹码,逼日本在贸易上做更大的让步。
这样既能掩护美国战略收缩,又能给我们制造麻烦,还能狠狠捞上一笔,算得上一石三鸟。
毕竟对美国来说,防备日本再军事化的“远期风险”,远不如遏制我们崛起的“近期威胁”,来的更为紧迫。
站在这个角度,特朗普的转变就不难理解了。
而对于日本而言,修宪的紧迫性更强。
同样身为战败国,日本跟德国很不一样。
德国同时身处欧元区和北约体系,有着经济和军事这两方面的保障,但这些日本都没有。
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经济命脉高度依赖海上运输线。
一旦未来我们拿回湾湾,台海就将成为我们的内水,也就意味着严重依赖海上贸易的日本立即被掐住了咽喉。
![]()
日本的主要贸易路线
另外,我们科技升级,一直在持续削弱日本产业实力。
中俄在军事方面的合作与布局,也让日本相当被动。
这是近乎亡国的死局。
所以日本现在的心态很矛盾。
明知打不过我们,但还是想搏一把。
与其慢慢被锁死,不如突然咬一口。
这就是日本的国民性。
只是,此刻的日本露出凶相,对我们却未必是坏事。
因为日本看着“凶猛”,背后却藏着致命短板。
一是人口危机。
日本高龄少子化相当严重,去年人口净减少44.8万,未来兵力与劳动力都是大问题,没人怎么干架。
二是经济空心。
军事化是个无底洞,是要持续往里砸钱的。
而我们正在持续掏空日本优势产业,国防预算的不断上升势必会挤占日本国内民生开支,本来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可能雪上加霜。
三是技术依赖。
现在我们手上的武备日新月异,日本手头的老家当,就算加上美国支持,想打赢也几乎不可能。
![]()
日本的F15J战机
当下的日本,就像个过气的拳王,想重出江湖,看着架势十足,实际上体力不支、装备落后,不堪一击。
反观我们,应对策略清晰而从容。
经济上,凭借产业升级来进一步挤压日本传统的优势领域。对于我们而言,只要能够将日本擅长的产业全部接手过来,未来的日本,还能有什么气候。
军事上,常态化巡航施压,让日本陷入“军备竞赛—财政透支”的恶性循环,这是完美的阳谋。
日本失去造血功能,却继续扩大消耗,对于美国将成为一个死局。
去救日本会大幅损耗美国自身实力,不救日本则美国在西太平洋再无稳定立足点。
时间将站在我们这边。
当战略贪婪撞上绝对力量时,这场棋局的胜负,大概率早就注定了。
#日本修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