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为双引擎,统筹推进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提升与经济能级跃升,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鼓场街道红岩社区的曹家湾巷改造后完善了文化墙和健身器材。吴艳禹摄
城市更新:提升品质,夯实民生基础
金沙县将城市更新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据金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骆颖介绍:“我县制定并上报了《金沙县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重点领域实施方案》,系统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背街小巷及地下管网等改造提升。”
“十四五”期间,金沙县城市更新成果显著:累计完成80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3282户居民。其中,黔北电厂A区改造项目因高标准、高品质被列为省级示范项目。长安社区片区改造获中央资金1208万元,已于今年10月开工,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
金沙经济开发区。吴艳禹摄
背街小巷焕发新颜:37条背街小巷完成精细化改造,涵盖雨污管网分流、人行道铺装、道路“白改黑”等内容,街区环境与出行便利性显著提升,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地下管网全面升级:自2022年起,累计改造管网长度达462.44公里,城市运行韧性与安全水平大幅增强。
路网体系持续完善:公租房、廉租房配套道路及瑞香路、滨河路等累计3.2公里道路建成投用;旭华路扩宽及新建、淮河路预计年底建成,白云山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同时,箐河生态公园正式开放,2个“口袋公园”建成使用,以“小而美”的改造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产业支撑:产城融合,激活发展动能
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贵州金沙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十四五”期间已成为推动产城融合的核心引擎。
据开发区发展运营部部长吴祖波介绍:“开发区已形成以酱香白酒、包装包材、循环经济和装备制造为主的四大产业集群。目前入驻企业123家,其中规上企业29家,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50.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48.9亿元。”
![]()
金沙县鼓场街道。吴艳禹摄
除此之外,吴祖波还阐述了开发区的三大核心优势:一是矿产资源丰富,农业与生态条件优越,为白酒、医药等产业提供坚实支撑;二是地处黔中、成渝与泛珠三角交汇区域,交通便捷,融入遵义半小时、贵阳1小时经济圈;三是基础设施与城市功能完善,实现产城深度融合。
面向未来,开发区发展方向明确:将聚焦酱酒和医药两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电子电声、新能源等产业,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等区域战略,打造产业协作与产品供应基地。
双轮驱动:共建活力新城
“十四五”期间,金沙县通过城市“硬件”升级与产业“软件”赋能的双轮驱动,不仅显著提升了城市承载能力和宜居水平,更通过产业集聚为城镇化注入持久动力。
![]()
加固路基、平整路面后的皮匠湾路段。王方摄
城市更新让老城区焕发新生,产业升级为新城建设夯实基础。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高品质的新金沙,正以产城融合的生动实践,谱写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胡凤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