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龄化浪潮席卷而来,养老方式的创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提出的“老年人房产倒按揭体系”,瞬间点燃了大众的讨论热情。
简单来说,就是老人把房产抵押出去,在世时每月能领到一笔稳定收入,百年后房产归公,这一模式听起来既解决了养老金不足的难题,又盘活了闲置房产,可现实中却争议不断。
有人说这是“养老福音”,让老人晚年生活更有保障,也有人担忧这是“房产赌注”,怕活短了吃亏、活长了机构不认账,这种模式到底是镜花水月,还是可行之道呢?
![]()
提出观点的专家黄奇帆
倒按揭到底是“养老福音”还是“房产赌注”?
要搞懂倒按揭,其实可以类比我们熟悉的“按揭买房”。
买房是年轻时借钱买房,年老时慢慢还款,倒按揭则是年老时抵押房产,每月领取“养老金”,去世后用房产偿还“贷款”。
这种反向操作的核心,就是把房产的未来价值转化为当下的稳定现金流。
黄奇帆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明确提到,中国老人大多持有一套以上自有房产,这些资产除了传给子女,还能通过倒按揭系统为老人晚年提供持续收入。
![]()
黄奇帆
这一建议直击当下养老痛点,却也引发了最直接的争议,网友们的评论很尖锐,有人说“活过20年就赚了,活不到就亏大了”“相当于拿房子赌寿命,太冒险了”。
从实际试点来看,这种争议并非空穴来风,自2014年国内启动“以房养老”试点,截至2023年11月,全国仅有214位老人、147户家庭参与,且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幸福人寿作为唯一批量开展业务的机构,参保老人人均月领养老金近8000元,抵押房产总值近4亿元,看似收益可观,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而倒按揭之所以能被专家重视,根源在于它精准戳中了老龄化社会的核心矛盾。
![]()
黄奇帆
为啥专家要提倒按揭?戳中了哪些养老痛点?
从社会层面看,我国正快速步入深度老龄化,预计未来60岁以上老人将占总人口30%以上。
人社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赡养比已降至2.8:1,即不到3个缴费者要支撑1个领取者,未来“领取人数及资金双增、缴费人数及资金双减”的压力将持续加大。
对个人而言,养老的经济压力同样凸显,以上海为例,一位独居的退休教师大爷,2017年82岁时成为“以房养老”首批参与者,他抵押了名下一套价值数百万的房产。
![]()
上海退休大爷
此后每月能稳定领取养老金,这笔钱不仅覆盖了日常开支,还让他有能力雇佣居家保姆,晚年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老人房产持有率极高,许多家庭的财富70%以上集中在房产上,像上海大爷这样持有全款房但养老金不高,渴望通过盘活资产改善生活的群体不在少数。
这些房产大多处于闲置或自住状态,无法转化为即时消费能力,对独居、空巢或失独老人来说,房产是“死资产”,而倒按揭能让它“活”起来,每月新增的固定收入可直接应对医疗应急、日常照料等需求。
这种资产盘活的价值,正是倒按揭最核心的吸引力所在。
![]()
上海退休大爷
倒按揭落地难在哪?
尽管价值凸显,但倒按揭在国内的推进并不顺利,核心症结在于三大现实堵点。
首当其冲的是寿命问题,我国男性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至63岁,平均预期寿命约77岁,这意味着超半数男性老人退休后存活不足20年,部分身体较差的职工甚至退休后5-10年便离世。
这种寿命不确定性让老人顾虑重重,打个比方,若一位老人退休后自己只活10年,每月能领8000元,倒也轻松,但若活过30年,机构可能面临亏损,届时机构难道不会变相缩减待遇吗?
家庭关系的牵绊同样不可忽视,传统观念中,房产是留给子女的“最后保障”,将其用于倒按揭可能被子女解读为“不信任”。
![]()
老年人的房产
有社会调查显示,超七成有子女的老人表示,担心选择倒按揭后子女会减少陪伴甚至不管不顾,即便子女口头支持,老人也难免心存芥蒂,这种情感羁绊让许多符合条件的老人望而却步。
制度层面的局限也亟待突破,目前国内倒按揭业务流程繁琐,幸福人寿透露,耗时最长的一单业务从意向达成到流程完成共计9个月。
同时,房产评估、利率设定、纠纷解决等机制尚未完全成熟,老人担心自己权益受损。
农村宅基地的流转限制更让倒按揭难以惠及广大农村老人,形成“需要的人用不了,能用的人需求不迫切”的尴尬局面。
未来,随着制度的完善、观念的更新,倒按揭或许会被更多人接受。
但它永远不会成为养老的唯一选择,而是与养老金、商业保险、子女赡养等共同构成养老保障网。
最后想问大家,如果父母有全款房且无传承压力,你会建议他们尝试倒按揭吗?你心中理想的养老方式是什么样的?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一起为更好的养老未来出谋划策。
![]()
老年人养老
结语
倒按揭的热议,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对养老问题的深切关注。
当我们讨论“死后房子归公,活着领钱”是否可行时,本质上是在探索如何让老年人更有尊严地安享晚年,如何让存量资产更好地服务于民生需求。
随着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倒按揭的制度完善,还是智能养老的技术突破,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就是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倒按揭终将褪去争议的外衣,成为部分老人的养老选择,而整个银发产业也将在探索中不断成熟,为老龄化社会注入温暖与力量。
信息来源:黄奇帆:建议从“建立老年人房产倒按揭体系”等多维度促进银发产业快速发展
界面新闻 2025-11-06
![]()
信源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