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0日晚,2025年布克奖在伦敦揭晓:70后作家戴维·萨拉伊(David Szalay)凭借他的第六部小说《肉体》(Flesh)摘得奖项,成为首位获得布克奖的匈牙利裔英国作家。戴维2016年曾入围布克奖短名单,这次和2006年布克奖得主基兰·德赛共同闯进短名单并最终拿下奖项。
估计不少读者看到结果会想:“又是匈牙利啊!”因为一个多月前,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拉斯洛也是2015年(恰好是十年前)的国际布克奖得主。
![]()
戴维·萨拉伊(David Szalay)凭借他的第六部小说《肉体》(Flesh)摘得2025年布克奖© David Parry for Booker Prize Foundation
戴维1974年在加拿大出生,在英国长大,毕业于牛津大学,为英国广播公司(BBC)写过许多广播剧。2010年,戴维出现在《每日电讯报》评选的“二十位四十岁以下英国顶级作家”名单中,并在2013年被《格兰塔》选为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之一。
他目前出版了6部小说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他的第一部小说《伦敦和东南部》(London and The Southeast)获得过贝蒂·特拉斯克处女作奖和杰弗里·费伯纪念奖。他的第四部《人不过如此》(All That Man Is)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故事,入围2016年布克奖短名单,获得戈登·伯恩奖和《巴黎评论》设立的普林斯顿小说奖。他的短篇小说集《动荡》(Turbulence)在2019年获得了边山奖。
![]()
戴维·萨拉伊(David Szalay)© Jonas Matyassy
戴维·萨拉伊《人不过如此》在2018年就有了中译本(译名为大卫·邵洛伊)。这本小说集里,每篇故事的主人公都比上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大上几岁,整本书的故事发生在同一年代,却涵盖了男性的一生,讲述了一个男人各个阶段的挣扎困惑以及由此收获的所思所感。
![]()
《人不过如此》(All That Man Is)
《肉体》(Flesh)是戴维的第六部小说作品。评委会主席罗迪·多伊尔表示,对于本届短名单上的六本书,评委们的讨论超过了五个小时,最终脱颖而出的就是《肉体》——“因为它独特。我们从未读过如此作品。在很多方面它是黑暗之书但读起来却令人愉悦。”
《肉体》讲述了一个男人从青春期到老年、从贫到富的人生经历。十五岁的伊斯特万(István)和母亲一起住在匈牙利一个安静的公寓区。他性格内向,对学校的社交礼仪一无所知,很快变得孤立,只有邻居——一个和他母亲年龄相仿的已婚女性——是他的唯一伴侣。他们的相遇逐渐演变成一段秘密关系,而伊斯特万几乎无法理解这段关系,他的生活很快失控。
随着时间的流逝,伊斯特万被金钱与权力的浪潮逐渐推向上层,从军队跻身伦敦超级富豪的圈子。他对于爱、亲密关系、地位、财富的欲望为他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财富,也彻底淹没了他。
小说本身简洁而有力,探讨了驱动人生的力量、生活的意义、以及什么会摧毁生活等等深刻的问题。
![]()
《肉体》(Flesh)© Yuki Sugiura for Booker Prize Foundation
布克奖是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每年颁发一次,获奖作者将获得5万英镑奖金。另一个常被提及的国际布克奖可以被视为布克奖的补充,它限定非英语作家且作品有英译本在英国出版的作家参评,获奖作品作者与译者平分5万英镑奖金。
![]()
戴维·萨拉伊(David Szalay)成为首位获得布克奖的匈牙利裔英国作家© David Parry for Booker Prize Foundatio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