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驱动、需求爆发、政策支持是ADC药物近年来持续获市场追捧的三大推手。对于港股市场而言,虽经历多轮IPO热潮和创新药牛市,但场内手握重磅ADC资产或重磅BD的可选个股仍是凤毛麟角,那种拥有独家FIC/BIC品种的同时还能通过CO-CO模式保留海外市场权益与全球MNC平起平坐的“长牛”标的更是稀缺。
如今,百利天恒即将登陆港股,在弥补港市在该领域的投资空白的同时,也为投资者送上一道资产配置“送分题”。
11月7日,百利天恒(02615)发布公告宣布启动H股全球公开发售,并计划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百利天恒本次全球发售H股基础发行股数为8,634,300股。其中,初步安排香港公开发售863,500股(可予重新分配),约占全球发售总数的10%;国际发售7,770,800股(可予重新分配),约占全球发售总数的90%。其发行的价格区间初步确定为347.50港元至389.00港元,预期股份将于今年11月17日在联交所正式开始买卖。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相关法规,其H股符合资格调入沪港通的港股通股票的最早可能时间为上市日期。也就是说,百利天恒有望在H股上市当日即纳入港股通。
在此次百利天恒H股的发行过程中,不仅得到了高盛、小摩以及中信证券的联合保荐,吸引了百时美施贵宝(BMS)等知名基石投资者,还获得奥博、德福等顶尖机构的青睐,投资者阵容可谓强大。
百利天恒的长期价值增长之所以被市场给予厚望,在于其强劲的ADC新药研发、独立的全球临床开发能力、深耕国际市场的创新-商业化积累以及独具特色的国际合作等优势。目前,百利天恒已率先跻身全球ADC创新药第一阵营,并释放出向全球MNC转化的强烈信号。
作为一个已经过A股科创板市场验证的、优质的标的,百利天恒顺利登陆港股也意味着生物医药行业景气度正持续上升。未来,随着港股市场对优质创新药企的吸引力和容纳度越来越强,百利天恒自带的多维度标杆效应有望为港股创新药板块带来更多的市场期待。
“下一代基石癌症疗法”带来的投资确定性
此次百利天恒港股IPO引入了三家重磅基石投资者。其中,跨国MNC百时美施贵宝的参与尤为引人瞩目。该公司由此成为百利天恒重要的战略股东。通过“资本+商业”深度绑定,双方战略关系有望向“全球经营利益共同体”进一步演化,有利于双方合作的长期稳定。
2023年,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BMS)就EGFR/HER3双抗ADC产品Iza-bren(BL-B01D1)达成了一项总价达84亿美元的具有“高首付、高里程碑、高分成”特点的BD交易,创下全球ADC药物单药BD交易金额的最高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百利天恒与BMS的这次BD,并非传统意义上卖方扮演“低分成、轻参与”被动角色的License-out模式,而是交易双方“全球共研,共享回报”的CO-CO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交易双方合作地位对等,在药物研发阶段便深度绑定与合作,并在商业化阶段共享丰厚回报。
实际上,此类交易模式在以往国内创新药企与跨国MNC的合作中并不多见。BMS之所以愿意站在平等的角度与百利天恒展开合作,不仅因为百利天恒核心管理团队的远见与坚持,更因为Iza-bren这款拥有超200亿美元销售峰值潜力和作为“下一代基石癌症疗法”潜质的重磅品种。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Iza-bren是由百利天恒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新概念(New concept)双特异性抗体ADC药物,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款进入III期临床开发的EGFR×HER3双抗ADC。其携带拓扑异构酶抑制剂Ed-04作为细胞毒性载荷,药物抗体比(DAR)高达8,因而从作用机制层面能够实现更强的抗肿瘤活性。
2023年,Iza-bren凭借卓越的早期数据吸引了无数国际业界的目光,全球前十大MNC中有八家向百利天恒伸出橄榄枝,最终该BD交易以84亿美元对价花落BMS。如今,Iza-bren的表现印证了BMS作为一家老牌MNC的独到眼光。
在今年10月举办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百利天恒首次公布了Iza-bren的海外多中心实体瘤研究数据。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在晚期重度经治多种实体瘤患者中,总体客观缓解率(cORR)高达5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到5.4个月。
由于这是全球首个在中国原研的ADC读出针对西方人群的大样本、多瘤种研究数据,且疗效结果显示东西方实体瘤患者一致获益,甚至相比其国内早期临床数据,在实现高度一致的肿瘤获益同时还拥有更高的应答率,充分说明Iza-bren疗效已突破人种与地域限制,具备成为跨人种、跨瘤种广谱大药的开发潜力。
目前,Iza-bren有多达10余项单药或联合PD-(L)1抗体/TKI的一线治疗II期、III期临床正在密集展开,并已显示出相较传统化疗更明确的治疗优势。未来随着多个一线适应症陆续获批,Iza-bren有望成为“下一代基石癌症疗法”,潜在年销售峰值有望达到甚至超过200亿美元,商业化前景十分明朗。
今年9月30日,Iza-bren的全球II/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IZABRIGHT-Breast01里程碑达成,因此百利天恒的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近期将收到BMS支付的首笔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在全球生物医药合作领域里程碑达成率不足30%的当下,BMS高效的合作付款从侧面展示国际同行对Iza-bren的高度认可。
总的来看,以BD交易的形式出海,通过技术授权分享全球市场红利、深度参与全球制药行业国际分工,在近年来已成为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一大趋势。而此次与BMS的CO-CO合作模式展现的是百利天恒在创新药国际分工中享有的平等地位。长远来看,与BMS的深入合作有望加速公司向全球MNC转型的进程,推动公司投资确定性持续提高。
依托先进平台构筑差异化创新技术壁垒
众所周知,ADC创新研发企业的核心价值取决于平台价值与药物价值。Iza-bren赢在起跑线,其实也是对百利天恒HIRE-ADC创新药物研发平台技术的强有力验证。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HIRE-ADC平台是公司自主开发的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百利天恒拥有完全自主开发的端到端能力,其沉淀的海量基础研究数据能够不断迭代ADC创新技术,不断完善公司的体系化创新能力。
基于该先进平台技术,已有10款创新ADC药物进入临床阶段。除了Iza-bren外,另一款具有BIC潜质的重磅品种T-Bren同样值得关注。
T-Bren是一款具有同类最佳(Best-in-class)潜力的创新型HER2 ADC,也是公司第二款进入III期临床研究的ADC药物。
根据2025 ESMO年会上公布的最新临床数据,针对HER2阳性后线BC患者的临床研究中,相比DS-8201在DB-02研究中入组患者中位治疗线数为2线,T-Bren入组的患者中位治疗线数为3线,相对患者的基线更差,但是T-Bren最终实现了最高的cORR达到82.2%,最长的mPFS达到18个月,显示出相比DS801更佳的治疗潜力。
得益于HIRE-ADC平台连接子的高度稳定性和毒素的创新设计,让T-Bren在安全性方面对比DS-8201同样展现出优势。相较DS-8201的间质性肺炎(ILD)12%的发生率,T-Bren显示的ILD发生率仅为3%,且未见4-5级ILD发生。
简言之,凭借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百利天恒T-Bren在包括HER2低表达在内的多个DS801优势适应症上,对其实现了全面反超。
参考阿斯利康披露的DS801销售数据,其今年前九个月的全球销售额便达到35.75亿美元,同比增长31%,若保持稳定同比增长,全年销售额有望首次突破50亿美元。而作为同赛道的潜在BIC品种,T-Bren俨然已站上了50亿美元的潜在商业化高度。
但T-Bren的上限远不仅此,作为百利天恒HIRE-ADC平台的又一“力作”,T-Bren同样是一款泛适应症的广谱性抗肿瘤大药。
在此次ESMO大会上,百利天恒还同步公布了T-Bren的多项临床研究数据验证了其在胃癌适应症的治疗潜力。其实公司已针对T-Bren在国内外开展12项临床试验,覆盖包括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和妇科肿瘤等多项适应症。而这有望将T-Bren的潜在商业化预期推向一个新高度。
实际上,无论是Iza-bren还是T-Bren,均只是百利天恒依托自主研发先进技术平台进行创新药开发取得显著成果的一个缩影。
除了ADC平台,百利天恒还构建了全球领先的创新多特异性抗体研发平台(GNC平台)、特异性增强双特异性抗体平台(SEBA平台)以及创新ARC(核药)研发平台(HIRE ARC平台),并基于先进的平台技术实现了充沛的管线和技术储备。例如在多抗领域,百利天恒的GNC-038(CD3×4-1BB×PD-L1×CD19四抗)还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开发的四抗药物,先发优势较为明显。
向全球MNC加速转型
作为一家千亿级的创新生物药企,要想实现成为MNC的愿景,产业化能力不可或缺。MNC与Biotech的主要区别之一便在于产业化能力。要成为一家MNC,不仅要具备强劲研发实力、全球多中心的临床开展能力和全球商业化能力,还要具备全球药品供应能力。构建并完善全球研产销一体化架构,正是百利天恒向全球MNC加速转型的重要路径。
在全球研发方面,百利天恒一方面正加大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0.39亿元,同比增速高达90.74%,对应研发团队数量拓展至近1400人;另一方面,公司也在不断完善“中美双中心”的研发架构:以美国研发中心实现“0-1”和中国研发中心实现“1-N”的协同模式,最大化地发挥“美国早研”与“中国转化”的核心优势。
在持续资金和研发团队投入下,截至今年9月底,在中美两大研发中心,公司共有16款创新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并围绕创新药正开展近90项临床试验(中国近80项、美国10项),其中3款创新药已进入III期注册临床试验阶段,6款创新药处于海外临床试验阶段。
在全球生产与供应方面,依托在成都建设的全球供应基地——多特生物基地,百利天恒建立了柔性GMP标准的多特异性抗体及ADC药物生产技术平台,能够独立自主完成创新药物的全程研发与早期商业化生产,根据管线药物的全球研发进度, 为进一步支持公司创新药物的后续临床试验及未来商业化。
而在全球商业化方面,以Iza-bren为例,凭借优异的全球临床数据,其商业化前景正越来越明朗:借助BMS遍布全球的注册、临床开发和商业化网络,有望加速百利天恒构建自身的全球商业化团队。
未来,随着公司构筑的海外药政注册能力、临床开发和国际合作运营能力持续提高,也将助力Iza-bren更快触及全球主流市场,释放其作为超200亿美元“超级重磅炸弹”的商业化潜力,并以此为范式助力公司后续管线的全球商业化落地铺平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向全球MNC转型的重要一环,百利天恒除了加速构建全球研产销一体化外,也已将License-in纳入公司发展战略。
从资金角度来看,截至今年6月30日,百利天恒账上现金储备超50亿元,叠加今年9月完成的37.64亿元A股定增,今年9月确认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公司账面现金超百亿元。除此之外,在港股IPO募资、公司与BMS合作后续尚有最高可达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以及Iza-bren未来超200亿美元商业化预期加持下,百利天恒的资金弹药有望进一步充实,为其全球研发与商业化的持续拓展与加速MNC转型奠定扎实基础。
小结
综上所述,作为一家千亿级的创新生物药企,百利天恒凭借强劲的一体化竞争优势,充满想象空间的创新研发布局以及丰厚的现金流支撑,企业内在价值正不断释放。
对于港股市场而言,在经历2025年创新药牛市后,医药板块长期估值修复行情正逐渐展开。在此背景下,市场主力资金将更加青睐百利天恒这类基本面稳中向好、成功打开创新药全球化市场的价值标的,这一布局策略也有望成为后续广大投资者长期配置的重要风向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