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
《——【·前言·】——》
大清朝统治中国近三百年,这个曾经让世界瞩目的东方帝国,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向衰败的?
当1912年,工作人员推开紫禁城国库的大门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看懵了。
那个曾经堆满金银的库房里,最后到底还剩下什么银子?
![]()
康雍乾三朝:从八百万到八千万的积累
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的时候,国库里只有八百万两银子。这个数字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打了那么多仗,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抵抗沙俄,每一场战争都要花钱。他晚年的时候,国库确实有些紧张。
雍正接手这个“烂摊子”之后,立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个皇帝出了名的抠门,自己穿的龙袍都打着补丁。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其他时间全部用来批奏折、整顿吏治。
![]()
雍正最狠的一招就是查贪官,那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官员们,一个个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
他还推行了"火耗归公"的政策,把地方官员私自加收的税费统一收归国有。
短短十三年时间,雍正就把国库银子从八百万两增加到了六千万两。
这个数字是康熙留下来的七倍多。雍正临终前,给儿子乾隆留下了一个财政健康的国家。老百姓日子好过了,国库也充实了。
![]()
乾隆继承了父亲的家底,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国库里常年保持着八千万两银子的储备。
这个时期的大清朝确实称得上是盛世,农业发展、商业繁荣、人口增长。
乾隆还有闲钱下江南游玩,六次南巡花了不少银子,国库依然撑得住。那时候的大清,在世界上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强国。
![]()
慈禧当家:挪走两千万军费的糊涂账
要说最气愤的领导者,非慈禧太后莫属。她执掌朝政将近五十年,这五十年里国库的银子流失速度快得惊人。
她刚开始掌权的时候,国库里还有几千万两。她做得最离谱的一件事,就是在光绪十四年挪用了两千万两海军军费。
这两千万两本来是给北洋水师买新军舰、添置装备用的。北洋水师是李鸿章花了十几年心血建立起来的,当时号称“亚洲第一”。
![]()
洋务运动搞得正激烈,大家都盼着中国能强大起来。谁知道慈禧为了给自己办六十大寿,直接把这笔钱挪走了。
这两千万两银子修了颐和园,办了寿宴,请了戏班子,场面办得风风光光。慈禧自己开心了,北洋水师却没钱买炮弹、修军舰了。
军舰上的大炮只能装木头炮弹充数,看着威风,打起仗来根本没用。
![]()
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海军的军舰都是最新式的,北洋水师的装备已经落后了十几年。
李鸿章心里明白得很,跟日本人打海战根本没胜算。可是朝廷的命令下来了,不打也得打。
结果黄海海战一败涂地,威海卫被围困,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杀殉国,邓世昌撞舰而亡。这场战争不光输了面子,还输了里子。
![]()
光绪年间:赔款赔到只剩一百万
光绪登基的时候,大清看着还挺有钱。
朝廷每年的收入有八千多万两,开支也就七千万两左右,账面上还能有盈余。可是打仗赔款这件事,彻底掏空了国库。
1885年的中法战争,大清虽然没输得太惨,但是和法国签订条约的时候,还是损失了不少利益。越南这个藩属国丢了,白银也赔了。这还只是个开始。
![]()
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马关条约》签订。日本人狮子大开口,要两亿两白银的赔款。这个数字是当时大清朝两年多的财政收入。
朝廷上下都傻眼了,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只能向外国银行借高利贷,利息高得吓人。老百姓的税赋也加重了,家家户户都要多交钱来还这笔债。
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带着光绪逃到西安。第二年签订《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分三十九年还清。
![]()
这笔钱加上利息,总共要赔十亿两。这个数字已经不是天文数字能形容的了,就是把整个大清卖了也不够赔。
朝廷为了筹钱,把能卖的都卖了,能借的都借了。地方上报说某某地方闹灾荒,朝廷也拿不出钱来赈灾。
国库里的银子越来越少,光绪二十六年的时候,国库存银已经不到一百万两了。这还不算欠下的那些外债。
溥仪退位:打开库门只见十两银子
1908年光绪和慈禧前后脚去世,三岁的溥仪当上了皇帝。摄政王载沣替他处理朝政,可是这时候的大清已经病入膏肓了。
各省闹独立,朝廷号令不出紫禁城。袁世凯手握重兵,朝廷还得看他脸色。
辛亥革命爆发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朝廷想派兵镇压,发现连军饷都发不出来了。
![]()
国库里已经空空如也,借钱也没人愿意借了。外国银行家们心里清楚,大清这艘破船快要沉了。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六岁的溥仪签署了退位诏书。
大清朝就这样结束了两百六十八年的统治。按照清室优待条件,溥仪还能住在紫禁城,每年还能领四百万两的生活费。可是这笔钱从哪里来呢?
负责交接的官员们打开国库的大门,想看看里面还剩多少银子。
![]()
结果所有人都傻眼了。偌大的库房里空荡荡的,地上只有十两碎银子。这就是大清朝留给后人的全部家底。
想想当年雍正留下的六千万两,乾隆时期的八千万两,再看看眼前这十两银子。
这个对比实在太讽刺了。从盛世到灭亡,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国库就从金银满库变成了十两碎银,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这十两银子后来被工作人员收起来,作为历史见证保存了下来。每个看到这十两银子的人,都会感慨万千。
![]()
《——【·结语·】——》
清朝从康熙的八百万到雍正乾隆的数千万,再到光绪年间的一百万,最后到溥仪退位时的十两,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大清衰败的缩影。
战争赔款、贪污腐败、统治者挥霍无度,每一项都在吸食着这个帝国。当国库只剩下十两银子的时候,大清的灭亡已经注定了。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再强大的国家,如果不思进取、闭关锁国、挥霍无度,也会走向衰败!
信息来源
《清实录》
《清史稿·食货志》
《晚清财政说明书》(光绪朝)
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宫廷史料汇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