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老人说“寒衣三不做,家旺人安康”,指哪3件事?早了解早准备
“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
寒衣节起源于我国周朝,最初的时候为“授衣节”,例如,《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记载,描绘了农历七月暑气将退,九月变冷,人们需为亲人送御寒衣物的场景。
在旧时,十月一寒衣节这一天,妇女们要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穿上。如果,这个时候天气还没有转寒,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另外,各家各户的男人们也要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并且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寒衣节当天的习俗和讲究也是很多的。比如,人们会在寒衣节当天或者前后,焚烧五色纸制衣物、纸钱或“包袱”(写有祖先名号的纸袋),象征为亡者御寒。
![]()
如果没有时间回老家上坟祭祖先的话,也可以在家里举行祭祀活动。通常会摆上食物(如赤豆、糯米)、香烛、纸钱等供品及新收作物,表达对祖先和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感恩。
另外,作为传统节日,一些地方在这天会吃一些寓意美好的食物。比如,有些地方会吃赤豆羹、饺子、面条或糍粑,寓意御寒与庆丰收。
例如,我国山西地区,旧时民间有寒衣节当天焚化纸衣、纸房舍,妇女忌出行,食荞面;河南部分地区,则会撒灰圈代表祖先与孤魂,烧衣后泼洒饺子汤;北京地区,焚化彩色蜡花纸包裹的纸钱、冥钞;江苏地区,则是用红纸袋装冥衣,写明亡者信息,焚化后食赤豆饭
![]()
此外,寒衣节这一天的禁忌也是不少的,如忌将筷子插碗中、偷吃供品或吹口哨、忌婚嫁、乔迁等。
老人说“寒衣三不做,家旺人安康”,什么意思呢?指哪3件事?早了解早准备!
一、不晚归,不忘关怀眼前人
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是我国主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因此,在传统上,人们认为这天是“阴气渐盛”的,所以,身边的老人们总是提醒小辈要早些回家,避免在深夜在外面闲逛。
农历十月初一通常在立冬前后,天气已经开始转寒了,甚至北方一些地区已经下雪了。所以,晚上在外闲逛容易已沾染寒气,影响健康。并且,外面也会有很多祭祀的人,要有尊重和敬畏之心,别打扰他人祭祀。
此外,我们不应该显得无所事事,毕竟寒衣节是这祭祖、互相关怀的日子。早早回家,给祖先祭拜,表达感恩和怀念之情。也可以给家里的父母或者长辈,送一件棉衣或者棉鞋,表达对他们的关怀,这就是“家旺人安康”最直接的体现。
二、不争吵,不说过头话
寒衣节是一个庄重、肃穆的节日,最忌讳家人之间发生口角争执,更不能说不吉利、不敬的“过头话”,与感恩和尊敬的节日氛围不符。
古人认为,家庭的和谐会形成一种积极的“气场”,能兴旺家宅。在祭祖的重要日子争吵,会破坏这种和谐,是对祖先的不敬。
![]()
而且,在一个祭奠先人的日子,本身就需要一颗虔诚和感恩的心。争吵和恶语相向,与节日的氛围格格不入。保持平和,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为生者积福。
所以,我们在这一天即便有不顺心的事,也要控制好情绪,不把坏情绪带到家里来,要多关怀的话。毕竟,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家庭,运气都不会差,这样“家旺人安康”也就自然了。
三、不冷灶,要让烟火气旺
提醒大家,我们在给祖先“送寒衣”时焚化的纸钱衣包的时候,最好要让它充分、平稳地燃烧完毕,不能中途熄灭或随意拨弄。这样不仅象征着心意圆满地送达,也能防止发生火灾等意外。
![]()
另外, 按一些地方的说法,寒衣节当天忌讳让家里的厨房冷锅冷灶。最好能开火做饭,蒸煮一些象征团圆、温暖的食物,让家里充满温暖的“烟火气”。
灶火、烟火,在中国文化里象征着家族的香火延续和生活兴旺。一个烟火气旺盛的家,才是一个有活力、有生机的家。
所以,寒衣节当天,我们不论多忙,也要回家给家人做一顿饭,哪怕只是一碗简单的面条,也是家“旺”的直观体现。
总结
老话“寒衣三不做,家旺人安康”的说法,就要提醒人们不晚归、不争和不冷灶。同时,也是告诉我们:最好的缅怀,是珍惜眼前;最旺的家运,是家人安康。
寒衣节快到了,您家乡那边有些传统习俗和禁忌呢?期待您能分享一下,让文化得以传统,感谢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