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溪村有个姑娘名叫叶晓芸,生得清秀端庄,更有一副难得的好心肠。她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虽不富裕,却始终保持着善良本分。
这年春天,叶晓芸如常去溪边洗衣,忽见一群孩童正用木棍戳弄一只硕大的乌龟。那龟背甲乌黑发亮,足有磨盘大小,一看便知年岁已久。它左后腿受了伤,渗着血,行动迟缓,被孩童们围在中间,躲闪不得。
叶晓芸心生怜悯,上前劝阻:“孩子们,这龟年岁不小,伤得又重,放了它吧。”
一个顽童嚷道:“姐姐,我们好不容易才捉到这么大的龟,正要带回家炖汤呢!”
叶晓芸摇摇头,从衣篮里取出几块麦芽糖分给孩子们:“用这糖换这龟,可好?”
孩童们见了糖,立刻欢天喜地,接了糖便一哄而散。叶晓芸蹲下身,查看那龟的伤势,轻声道:“别怕,我帮你治伤。”说着从衣襟上撕下一条布,又采来几株止血的草药,嚼碎了敷在龟腿上,细心包扎。
那龟似通人性,不躲不闪,黑亮的眼睛望着她,竟流露出感激之色。
叶晓芸将龟抱到溪水深潭边,道:“这里水深,少有人来,你好好养伤。”那龟在水中沉浮几下,向她点了点头,才缓缓潜入深水中。
当晚,叶晓芸睡得正熟,忽见一只巨龟踏雾而来,口吐人言:“姑娘白日救命之恩,老朽特来相报。明日午时,会有人上门提亲,此人相貌堂堂,家财万贯,但万万不可答应。”
叶晓芸梦中惊讶:“为何不可?”
巨龟道:“此乃短命孤煞之命,嫁之必遭不幸。切记切记!”说完便隐去不见。
叶晓芸猛地惊醒,窗外月色正明,回想梦中情景,清晰如真,心里暗暗称奇。
次日一早,叶晓芸将昨日救龟之事和梦中奇遇告知母亲。叶母只当女儿思虑过多,笑道:“梦中之言,岂可当真?若真有良缘上门,自是好事。”
不料将近午时,果有锣鼓声由远及近,一队衣着光鲜的人马停在叶家门前。为首的媒婆满面春风,高声贺道:“大喜啊!城里苏家公子苏文轩,昨日郊游偶见晓芸姑娘,心生爱慕,特遣老身前来提亲!”
叶母又惊又喜,忙请媒婆进屋细谈。原来这苏家是城里有名的富户,苏文轩年方二十,才貌双全,不知多少人家想与之结亲。
媒婆笑道:“苏公子说了,若姑娘应允,聘礼任凭开口,定叫姑娘风风光光过门。”
叶母心动,正要答应,叶晓芸却起身一礼:“多谢苏公子厚爱,只是小女福薄,不敢高攀,还请回绝这门亲事。”
媒婆愕然,再三劝说,叶晓芸执意不允,只得悻悻而去。
叶母又急又气:“这样好的亲事,你为何拒绝?难不成真信了那梦话?”
叶晓芸柔声道:“娘,梦中之言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那苏家既如此显赫,何愁找不到好亲事?我们再观望几日,若真有缘,日后自有分晓。”
叶母素知女儿心思缜密,虽觉可惜,也不再强求。
当夜,叶晓芸又梦到巨龟。龟道:“姑娘守信,避过一劫。那苏文轩命不过三日,你若应允,不过数日便要守寡。苏家规矩森严,寡妇不得再嫁,一生困于深宅。三日后,另有良缘,此人出身寒微,却前程远大,切莫错过。”
叶晓芸问:“不知那人有何特征?”
龟道:“眉心一粒朱砂痣,手中一卷《山河志》。切记,此人虽贫,却是真良配。”言罢离去。
第三日,果然传来消息,苏文轩骑马出游,马惊坠亡。叶母闻讯,后怕不已,紧握女儿的手道:“多亏你坚持,不然这辈子可就苦了。”
又过两日,一穷书生路过柳溪村,在村口槐树下歇脚读书。叶晓芸替母亲去村口买针线,见那书生衣衫虽旧,却眉清目秀,更奇特的是眉心一粒朱砂痣鲜红明显,手中捧着一本《山河志》正读得入神。
叶晓芸心中一动,上前问道:“公子可是赶考学子?”
书生抬头,见一清丽姑娘问话,忙起身行礼:“小生程砚,正要进京赴考,路过贵地,歇歇脚。”
二人交谈片刻,叶晓芸见这程砚谈吐文雅,学识渊博,心生好感,便邀他家中用些茶饭。程砚推辞不过,随她前往。
叶母见程砚彬彬有礼,虽是寒门学子,却气度不凡,又听女儿悄悄告知梦中预言,心中已有计较。招待饭后,叶母婉言询问程砚家世,才知他父母双亡,独自苦读,此番赴考盘缠都是东拼西凑而来。
叶母道:“公子若不嫌弃,可在寒舍暂住几日,温习功课。我家虽简陋,总比风餐露宿强些。”
程砚感激不已,又见叶晓芸温柔贤淑,便应允下来。
如此过了半月,程砚与叶晓芸朝夕相处,互生情愫。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一日对程砚道:“公子若不嫌弃小女粗陋,不如订下婚约。待你高中归来,再行完婚,如何?”
程砚大喜过望,当即跪拜:“小生得晓芸为妻,是三生有幸!此番赴考,必全力以赴,不负岳母与晓芸厚望!”
次日,程砚启程赴京,叶晓芸送至村口,递上一个包袱:“里面是几件新衣和干粮,还有我平日攒下的几两银子,路上备用。”
程砚接过,紧握她的手:“晓芸,待我金榜题名,定凤冠霞帔娶你过门!”
谁料程砚一去三月,音信全无。叶晓芸日夜牵挂,村中却开始流传闲言碎语,说那程砚怕是落第无颜回来,又或是高中后另娶高门,早把叶晓芸忘了。
这日,叶晓芸在溪边洗衣,忽见当初她救下的那只巨龟从水中探出头来,口中衔着一封信。她惊讶接过,龟即沉入水中。
拆信一看,竟是程砚笔迹。信中道,他赴京途中遭劫,盘缠尽失,被困在百里外的青石镇,不得已在一家书铺抄书度日,凑足路费后立即赴考,虽误了考期,却幸得一位主考官赏识,荐他入国子监读书。因事发突然,又无可靠之人送信,一直未能通消息。如今安定下来,特托友人带信回乡,望叶晓芸勿念,等他学成归来。
叶晓芸又惊又喜,回家将信给母亲看。叶母叹道:“这龟三番两次相助,真是灵物啊!”
半年后的一个深夜,叶晓芸又梦到巨龟。龟急切道:“程砚在京有难,小人诬陷他偷窃,若不及时相救,前程尽毁。你速往京城南门的悦来客栈,找一个叫赵明远的人,他能助你洗清冤屈。明日启程,不可延误!”
叶晓芸惊醒,不敢怠慢,次日一早便告别母亲,带着积攒的银钱赶往京城。一路奔波,五日后抵达,找到悦来客栈,打听赵明远。
客栈掌柜道:“赵老爷是我们东家,今日恰巧来查账,正在后院。”
叶晓芸求见,将那赵明远请到静处,将程砚之事和盘托出。赵明远听后惊讶不已:“姑娘如何得知我的名字?又如何知道程砚之事?”
叶晓芸不便说出巨龟托梦,只道:“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人指点。”
赵明远沉吟片刻,道:“不瞒姑娘,程砚确是我远房侄儿的同窗。我那侄儿前日来信,还提及程砚被诬偷窃一事,说是有人证物证,十分棘手。不过既然姑娘远道而来,我且帮你查探查探。”
原来赵明远在京中人脉甚广,经他多方打探,终于查明真相:诬陷程砚的是同窗张生,因嫉妒程砚才学,便设计将自家祖传玉佩偷偷放入程砚书箱,再当众搜出,人证物证俱在。
赵明远找到张生,软硬兼施,张生终于承认诬陷。真相大白,程砚冤情得雪。
程砚见到叶晓芸,又惊又喜:“晓芸,你怎么来了?”
叶晓芸将经过简要说了一遍,程砚感激不已:“定是上天庇佑,派高人指点于你。”
赵明远笑道:“程相公,你有这样的未婚妻,真是福气不小。我家族学正缺一位先生,不知你可愿屈就?待下次科考,也好有个准备。”
程砚欣然应允。叶晓芸见程砚安顿妥当,便告辞回乡。
一年后,程砚高中进士,授官回乡,第一件事便是风风光光迎娶叶晓芸。花轿临门,宾客盈门,好不热闹。
洞房花烛夜,程砚握着叶晓芸的手道:“夫人,我有一事相告。当年我被诬偷窃,困顿无助之时,曾在一古庙许愿,若得昭雪,必娶妻生子,终身行善。那夜梦中,见一巨龟对我说:‘你未婚妻有恩于我,我当助你二人团圆。’醒来不久,你就来了京城。这莫非是天意?”
叶晓芸这才将救龟、龟多次托梦相助之事细细道来。程砚惊叹不已:“原来如此!这灵龟当真是你我姻缘的媒人!”
次日,夫妻二人前往溪边,焚香拜谢。只见水中涟漪阵阵,那巨龟浮出水面,向二人点头三次,随即潜入深水,再也不见。
程砚为官清正,叶晓芸相夫教子,二人一生行善,扶危济困,晚年儿孙满堂,寿终正寝。
柳溪村百姓为纪念这段奇缘,在溪边立一石碑,上书“龟媒”二字,至今犹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