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调回省城任职,参加大学同学会,被留学归来的前女友和她丈夫奚落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宇当年太保守了,我劝他出国他不听,现在就这样了。"

同学会上,前女友林婉秋挽着海归富商的胳膊,当着所有人的面否定了他们四年的感情,说那只是"过家家"。

她的富商丈夫张鹏辉更是得意洋洋,亮出名表,炫耀"一个项目几个亿",嘲笑陈宇在体制内"稳定"却没出息。

同学们争相向张鹏辉敬酒,轮到陈宇时却爱答不理。

有人敷衍地问"你现在是科员还是副科啊",还没等回答就转身走了。

陈宇坐在角落,成了全场最不起眼的人。

然而三天后,当张鹏辉西装革履地走进京海省政府约谈室,看到坐在主位的约谈人时,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个被他羞辱的"小科员",正代表省委书记约谈他!

更让所有人震惊的是,陈宇的真实身份竟然是......



01

陈宇接到李静电话的时候,正在整理从云栖市调回省城的行李。

电话那头,李静热情地邀请他参加毕业十周年同学会,还特意提了一句:

"婉秋也会来。"

这个名字让陈宇愣了几秒。

林婉秋,他的前女友,六年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提出分手的那个女人。

陈宇本想推辞——刚从云栖市基层锻炼两年回来,省委那边工作一大堆。

但听到林婉秋的名字,他还是答应了。

或许是想看看她过得怎么样,又或许是想证明什么,陈宇自己也说不清。

同学会定在京海省城最好的金鼎大酒店。

陈宇提前十分钟到了包厢,里面已经来了几个同学,正在寒暄。

他刚坐下没多久,包厢门被推开,林婉秋挽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走了进来。

那男人陈宇认识——张鹏辉,大学时的富二代同学,当年就一直追求林婉秋。

陈宇站起来,主动打招呼:"婉秋,好久不见。"

林婉秋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不到一秒,轻描淡写地说:"哦,是你啊。"

然后立刻转头和旁边的女同学聊起了包包的牌子,完全把陈宇当成了空气。

旁边有同学尴尬地试图打圆场:"陈宇、婉秋,你们俩以前不是..."

林婉秋笑着打断:"大学时候过家家而已,都是小孩子不懂事。"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都没看陈宇一眼。

陈宇感到胸口一紧。

四年的感情,那些一起在图书馆复习到深夜的日子,那些周末在学校后山散步的时光,就这样被一句"过家家"全盘否定了。

张鹏辉这时候开口了,搂着林婉秋的腰,手腕上的百达翡丽手表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各位老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太太。

当然,你们都认识。"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陈宇身上,

"陈宇兄弟,听说你还在体制内?哪个单位?"

"京海省委办公厅。"陈宇平静地说。

张鹏辉哈哈大笑:"办公厅啊,那挺好,稳定!

不像我们做生意的,风险大,一个项目就是几个亿的进出,压力山大啊。"

他说着,故意晃了晃手腕,那块表估计能抵陈宇好几年工资。

同学们纷纷围上来,询问张鹏辉公司的情况。

有人说听说你的公司要上市了?张鹏辉谦虚地摆摆手:

"还在筹备,不过投资方挺看好我们的。"

这时候林婉秋突然开口:"陈宇当年啊,太保守了。

我那时候劝他一起申请留学,他偏说要报效祖国,要在体制内做贡献。"

她自嘲地笑了笑,"那时候我们都太天真了,以为理想能当饭吃。"

她这话说得轻飘飘的,但在场的人都听出了言外之意——

如果当年陈宇听她的话出国,现在就不会这么落魄了。

敬酒环节更是尴尬。

同学们端着酒杯争相走向张鹏辉:

"张总,以后可要多关照啊!"

"张总,听说你认识很多大老板,能不能介绍介绍?"

张鹏辉笑纳所有恭维,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

轮到陈宇的时候,气氛明显冷淡下来。

有个同学敷衍地问了句:"陈宇,你现在是科员还是副科啊?"

还没等陈宇回答,那人就被别的同学拉走了,说要去敬张总的酒。

只有李静真诚地走过来,拍拍陈宇的肩膀:

"陈宇,体制内虽然钱少,但稳定,挺好的。"

这句安慰反而让陈宇更加难受——

原来所有人都觉得他"需要被安慰",需要被可怜。

陈宇坐在角落里,看着林婉秋和张鹏辉在人群中央谈笑风生,成为全场焦点。

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心里想:

不是要证明给谁看,但至少...不能让人这么看扁。

他想起两年前,省委书记赵明远亲自选他做秘书时说的话:

"小陈,基层锻炼很苦,但这是必经之路。

两年后回来,你会站在不一样的高度。"

同学会快结束的时候,陈宇的手机响了。

来电显示"赵书记办公室"。

他走到包厢外接起电话,对方说:

"陈秘书,书记让您明天早上八点到办公室,讨论下周省委常委会的议题。"

陈宇挂断电话,回头看了一眼还在包厢里推杯换盏的同学们,转身离开了酒店。

夜色中,他的背影显得有些孤单,但步伐坚定。

他不知道的是,这通电话将改变接下来所有人的命运——

包括刚才羞辱他的每一个人。

02

第二天早上八点,陈宇准时出现在省委书记办公室。

赵明远正在批阅文件,看到他进来,放下笔笑着问:"昨晚同学会怎么样?"

陈宇笑笑:"挺好的,大家都发展得不错。"

赵书记点点头,示意他坐下:

"小陈,你在云栖市两年,处理过环保整改、项目审批、企业违规这些案子,积累了不少基层经验。

现在省里要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督查,我准备让你负责督查室的协调工作。"

陈宇心里一震。

督查室协调工作,这可不是简单的文秘工作,而是直接参与全省重大案件的处理,权责都不小。

接手工作后,陈宇发现桌上堆着一摞企业违规案件的材料。

他逐一翻阅,其中一份材料让他手停住了——

鹏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鹏辉,涉嫌在黄河湿地项目中数据造假。

就是昨天同学会上那个炫耀手表、说"一个项目几个亿"的张总。

陈宇愣了几秒,继续往下看。

材料显示,这个项目不仅环评数据造假,审批流程中还有多处疑点,疑似通过关系运作拿到批文。

问题很严重。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李静打来的。

她在电话里热情地邀请陈宇吃饭,说好久没见了,叙叙旧。

陈宇本想推辞,但想到李静是同学里少数几个对自己还算真诚的人,就答应了。

饭桌上,李静欲言又止好几次,最后终于开口:

"陈宇,我老公的公司最近在申请一个项目批文,省里一直没批下来,你能不能帮忙问问?"

陈宇放下筷子,摇摇头:

"李静,我就是个秘书,哪有那个能量。

这些事情都有流程的。"

李静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

她顿了顿,又问:"对了,你和婉秋...真的一点可能都没有了吗?

我看她那天同学会上,好像有点后悔的样子。"

陈宇苦笑:"都过去了。"

李静叹了口气:"其实婉秋嫁给张鹏辉,也不全是为了钱。

当年你们异地恋,她在美国那边很孤独,张鹏辉正好也在留学,就...你懂的。"

陈宇没接话。他心里明白,感情的事情,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几天后,林婉秋突然给他发来微信:

"陈宇,那天同学会...我说话有点过分,对不起。"

陈宇看着这条消息,没有回复。

过了一会儿,前女友又发来:"有空吗?想跟你聊聊,就当...老朋友叙旧。"

陈宇想了想,回复:"工作比较忙。"

林婉秋发了个苦笑的表情,然后就没再发消息了。

又过了两天,陈宇在办公室审阅文件时,看到京海省环保厅送来的最新举报材料。

鹏辉环保公司的黄河湿地项目,不仅数据造假,还涉嫌违规排放污染物,情节相当严重。

更要命的是,有群众举报该公司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走了关系,疑似行贿。

省委督查室召开会议,决定立案调查,并要求企业负责人三天后到省政府接受约谈。

作为协调负责人,陈宇必须主持这次约谈。

陈宇看着文件上"张鹏辉"三个字,脑海里闪过同学会上的那些画面——

那块耀眼的手表、"一个项目几个亿"的炫耀、林婉秋依偎在他身边的样子、"过家家"那三个字...

但他很快平静下来。

他是省委的工作人员,必须公事公办。

个人恩怨归个人恩怨,工作是工作,这是原则。

陈宇签发了正式约谈函,要求鹏辉公司负责人三天后到省政府接受询问。

就在约谈函发出去的当天晚上,他的手机又响了,来电显示:林婉秋。

陈宇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名字,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接了起来。

03

已经是深夜十一点,陈宇正在办公室整理约谈材料,手机突然响了。

林婉秋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比白天温柔了许多:"陈宇,是我,婉秋。"

陈宇靠在椅背上,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有事吗?"

林婉秋试探着说:"那天同学会...鹏辉他说话比较直,你别往心里去。"

"没事。"陈宇淡淡地回了两个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林婉秋终于说出了真正的来意:

"陈宇,我想请你帮个忙。

鹏辉的公司环评那边卡住了,你能不能帮忙问问?"

陈宇没有立即回答,他盯着桌上那份鹏辉公司的材料,沉默了很久。

林婉秋以为他在犹豫,赶紧补充:

"我知道之前是我对不起你,但鹏辉公司有几百号员工等着吃饭,你就当...

帮帮这些普通工人吧。"

陈宇突然问了一句:"婉秋,你觉得我是什么职位?"

林婉秋愣住了:"你不是...科员吗?"

陈宇的声音更冷了:"那你觉得一个科员,能管环评的事吗?"

林婉秋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陈宇继续说:"这件事我帮不了,你们按正常程序走吧。"

说完,他挂断了电话。

与此同时,张鹏辉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焦头烂额。

省委督查室的介入,让他所有的关系网都不好使了。

他连夜约见了云栖市一位曾经帮助过他的领导,那位领导听完情况,为难地摇头:

"老张啊,省委督查室的案子,我真插不了手。

现在是赵书记亲自抓营商环境整治,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乱来?"

张鹏辉几乎崩溃:"那我公司怎么办?这个项目投了两个亿!"

那位领导想了想,说:

"你不是有个大学同学在省委办公厅吗?试试看能不能疏通疏通?"

张鹏辉苦笑:"就陈宇那个小科员,能有什么用?"

林婉秋回到家,对正在喝闷酒的丈夫说:"陈宇不肯帮忙。"

张鹏辉冷笑一声:"我就知道!当年那个死脑筋,还指望他?"

但林婉秋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不安。

陈宇在电话里问她"你觉得我是什么职位",这句话意味深长,不像是一个普通科员会说的话。

她打开电脑,搜索"京海省委办公厅 陈宇",却什么都没搜到。

省委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普通工作人员的信息根本查不到。

她又给李静发了条微信:"陈宇在省委到底是什么职位?"

李静回复:"不清楚啊,他也没细说,应该就是普通科员吧。"

但林婉秋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陈宇当年可是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进省委的,

而且赵书记亲自选他做秘书,怎么可能十年了还是个科员?

第二天上午,张鹏辉的秘书拿着一份文件走进办公室,脸色发白:

"张总,省政府的约谈通知到了。"

张鹏辉接过通知书,看到上面写着:

"京海省委办公厅督查室,主持人:陈宇。"

他整个人愣住了,手开始发抖。

他立刻给林婉秋打电话,声音都变了调:"婉秋...约谈我的人...是陈宇!"

林婉秋正在家里,听到这话,手机差点掉在地上:"你说什么?"

张鹏辉的声音在颤抖:"通知书上写得清清楚楚,省委办公厅督查室,主持人陈宇!"

林婉秋整个人都懵了:"他...他是督查室的?这怎么可能?"

张鹏辉苦笑:"现在我们才知道,人家根本不是什么小科员。"

当天晚上,两人连夜查资料,终于搞清楚"省委办公厅督查室"是个什么机构——

直接对接省委书记,监督全省各级政府和企业,权力大得吓人。

林婉秋瘫坐在沙发上,脑海里不断闪过同学会上的画面。

她说陈宇"太保守",说当年"都太天真了",说那是"过家家"...

每一句话现在想起来都像刀子一样扎在心上。

她转头看向丈夫:"你那天...在同学会上...是不是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张鹏辉脸色煞白,他想起自己炫耀那块手表,说"一个项目几个亿",嘲笑"体制内稳定"...

现在想想,自己当时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可笑。

两人对视着,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情绪——后悔和绝望。

04

张鹏辉知道事情严重了,他连夜召集公司法务团队,整理所有项目文件,准备详细解释。

林婉秋看着丈夫焦虑的样子,犹豫了很久,说:

"要不...我陪你去?我跟陈宇当面道歉,也许他能看在旧情的份上..."

张鹏辉愣了一下,想了想还是点了头。

他心里想,也许前女友出面,陈宇会网开一面。

约谈定在三天后的上午九点,地点是京海省政府会议室。

张鹏辉穿着最正式的西装,带着律师和林婉秋提前十分钟到了。

会议室很大,长条桌一端摆着主位,显然是给主持约谈的领导坐的。

秘书引导他们坐下:"张总,领导马上到,请稍等。"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陈宇拿着一个文件夹走了进来。

张鹏辉整个人愣住了——约谈他的人,居然真的是陈宇!

更让他震惊的是,陈宇径直走到主位坐下,打开文件夹,抬头看向他:"张总,请坐。"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