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图投稿邮箱xuyitvxmt@163.com)
今天是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今日天气
东风微风
今晨最低气温:8℃
今天最高气温:17℃
时政要闻
县领导现场推进部分在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11月10日,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长俊现场推进部分在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副县长陈孝明参加活动。
重点关注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教育部发布8条措施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从严格规范发文审核、清单管理督查检查、优化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制度、严控借调借用教师、精简数据填报、完善课后服务保障、健全监测核查及强化部门工作协同等方面提出8条措施,为各地推进教师减负工作提供明确指引,推动教师减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要点如下↓
建立严格涉校涉师发文审核机制
教育部实行发文与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机制,将是否布置超出教师职责范围的工作作为重要评估内容,除专门文件外,一般不得对开展督查检查考核、创建示范评比、“一票否决”、追责问责等提出具体要求。
规范涉校涉师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清单管理
严格执行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年度清单管理制度,每年年初报教育部备案,未纳入清单的事项一律不得开展。
不得随意设置创建示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等事项,严禁以调研、评估、指导、监测等名义变相开展督查检查考核,不得以发文开会、留痕资料、台账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不得开展以学校为对象的各类达标活动,对现有的达标活动进行清理,已经开展的期满后自行取消。
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制度
教育部对省级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进行审核把关,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完成备案。省级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总量一般控制在10项以内,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未列入“白名单”事项原则上不得进入,每所学校每学期各类进校园活动不超过6次。
严禁强制要求师生参与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要求教师承担巡河护林、上街执勤、创城庆典、汇演展览等非教育教学任务。严禁以打卡留痕、填报总结等方式验收活动,不得将参与情况与考核评优挂钩。
严格中小学教师借调借用管理
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借调中小学教师,不得以工作专班、跟班学习、交流锻炼等名义变相借调。确因工作需要的,借调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并应当提前征得派出学校和本人同意。
严格规范管理中小学校承担社会考试和教师监考任务,每校每年承担社会考试次数不超过5次。
法定节假日、周末、寒暑假等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值守。
精简数据填报与应用程序使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教育移动应用管理责任制度,按照“谁选用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规范教育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对面向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政务应用程序每年开展1次集中清理,形成省级选用清单。
应用程序不得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统计在线时长等强制性功能,非必要不得强制要求教师上传工作照片、视频和轨迹等。
健全教师课后服务保障机制
课后服务应当安排在上课日及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和学校教学计划之后,结束时间应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做好衔接,严禁随意扩大范围。
保障教师课后服务合理待遇,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不得将课后服务情况与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硬性挂钩,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完善教师减负监测核查机制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师负担问题监测,健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畅通省市县三级举报电话、邮箱、二维码等问题反映渠道。加强接诉即办工作保障,强化典型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对问题频发的地区下发提示函、督办单,对整改不到位的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约谈通报,对造成严重后果、出现重大舆情的严肃追责问责。
强化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推动发挥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教师减负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学习贯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纳入教育系统干部考核评价范围,严禁盲目打造政绩亮点、为排名靠前而弄虚作假,纠正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
阳性率上升!这种病毒开始高发
秋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近期,多地儿童医院呼吸道门诊患者人数出现明显增长。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近期流感已成为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第一的病原体,占比达到17.5%;同时,鼻病毒感染率也较高。什么是鼻病毒?感染鼻病毒后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和应对?
什么是鼻病毒?
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有何区别?
鼻病毒又称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 HRV),是一种很小的单链RNA病毒,它是引发普通感冒的主要“元凶”之一,在成人和儿童中非常常见,是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占30%至50%)。
HRV全年均可发病,其主要通过飞沫进行呼吸道传播,可在器物表面存活数日,因此也可通过器物—手—鼻的接触而传播。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人群对HRV普遍易感,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
一般来说,秋冬季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普遍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咽喉疼痛、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但不同病毒感染也有不同特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公丕花介绍:呼吸道合胞病毒常见于幼儿发病,2岁以内的孩子更为高发,表现为流涕、低热、咳嗽等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明显喘息、哮鸣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流感主要为全身症状居多,一般症状较重;鼻病毒主要表现为轻症感冒,会有较为明显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典型症状。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疾病在用药上有较大区别。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均无对应抗病毒药物,感染后主要采取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手段;而流感确诊后尽快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公丕花提醒,针对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对其他病毒感染没有帮助,同时,无论是哪种病毒感染,盲目使用抗生素都是没有益处的。
感染鼻病毒后有哪些危害?
鼻病毒主要“攻击”我们的上呼吸道,对于成人来说,主要会引起普通感冒,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喉咙痛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伴随轻微发烧、头痛和疲劳等。大多数人症状持续7至10天后会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
然而,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慢性病患者或免疫缺陷者)来说,鼻病毒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
1、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特别是婴幼儿和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已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能加重病情。
3、眼部不适: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肿胀等症状。
4、并发症:部分人可能发展为鼻窦炎、中耳炎等。
尤其是儿童,鼻病毒感染后的症状可能比成年人更严重,还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问题。
如何预防和应对鼻病毒?
想要远离鼻病毒,“预防”是最关键的一步: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外出归来或接触公共物品后,应遵循六步洗手法,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手20秒。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或手肘遮挡,避免飞沫传播。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病毒在室内的传播机会。
3、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每天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4、减少接触感染源:如果身边有感冒患者,尽量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并做好相关防护。
如果不幸中招,出现了感冒症状,不要慌张,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自愈的。以下是一些应对小技巧:
1、多饮水,多休息:帮助身体恢复,减轻症状。
2、对症治疗:根据具体症状使用感冒药,但不需要滥用抗生素,因为鼻病毒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它无效。
3、避免传染给他人:注意手部卫生,使用过的纸巾要妥善丢弃,丢弃后立即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4、严重时及时就医:如果症状持续恶化,如高烧不退或呼吸困难,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应立即就医。
冬季是鼻病毒感染高发期
也是感冒“扎堆”的时候
日常注意勤洗手、多通风、增强体质
如果感冒症状已经出现
也不用过于紧张
科学应对、多多休息
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政府网 中国疾控中心
融媒体编辑:张灵芝
责任编辑:丁文
审核:王礼富
复审:王金波
终审:贾战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