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
宣讲现场。
□本报记者 刘晓云
近日,牡丹江市阳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掌声不断,由牡丹江市委宣传部统筹、市文明办打造的《牡丹江畔话文明》品牌首场宣讲活动在此举行。
首批71名“90后”“00后”年轻干部组成的宣讲队,以“线下宣讲+线上小剧场”创新形式,围绕“我与牡丹江共成长”“牡丹江文化新传承”“青年视角下的牡丹江机遇”“平凡岗位的贡献故事”四大核心主题展开分享,每场宣讲后同步设置文明倡导环节,让文明理念在雪城落地生根。
宣讲现场,来自市直机关及东安区、西安区等城区的年轻宣讲员,结合岗位实践逐一解读主题:讲“我与牡丹江共成长”,有干部分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招商项目对接的攻坚经历;谈“牡丹江文化新传承”,有人带来抗联记忆挖掘、渤海国历史解读、朝鲜族民俗演绎的实践故事;析“青年视角下的牡丹江机遇”,大家结合政策解读产业、科技、生态旅游领域红利;说“平凡岗位的贡献故事”,众人讲述产业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基层治理中的实干经历,以“双向叙事”展现青年担当与奉献。
“他们讲的岗位实践特别有代入感,正是我们日常经历的,既帮我们找对奋斗方向,也让我更爱家乡!”听完宣讲的阳明区干部任可欣感慨。这种贴合实际的宣讲方式,让在场观众直呼“听得懂、有共鸣”。每场宣讲尾声,宣讲队还会发起“文明倡议签名”“主题承诺打卡”,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文明承诺200余条。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年轻干部都有“双重身份”,既是文明实践宣讲员,也是文明小剧场演员。据了解,该品牌已创作8部小剧场作品,聚焦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及移风易俗等主题,凭借生动剧情与实用价值,被全市各大政务及生活类公众号转载,形成广泛传播效应,50余名干部参与拍摄。
“小剧场是青年干部发挥优势的‘主阵地’。”牡丹江市文明办负责人介绍,首批71名宣讲员均经严格选拔,涵盖各领域业务骨干,他们熟悉短视频创作、善用网络语言与幽默表达:文明餐桌主题用“食材对话”倡导节约,文化传承主题以抗联事迹激发爱国情怀,充分释放青春创造力。
目前,小剧场已覆盖社区微信群、短视频平台,宣讲队后续将走进校园、企业开展巡回宣讲,持续深化四大主题创作。据统计,该品牌上线以来,已带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互动宣讲活动2场,受益群众300余人,成为文明实践创新的“雪城样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