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河南殷墟的宗庙遗址中,看过了很多基址。其中的甲十二基址,现场还摆了很多红墩子,这不像是乱摆的,像是能对应原有的柱础痕迹。
那么现场的两座建筑,一座就是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另一座则是面阔八间,进深四间,可能以前都是面阔九间,但是一部分柱子,连残迹都不剩了,就变这样了。以上这些,都可以归入甲组基址。
![]()
从这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一号灰坑,这是一个长7米,宽4.4米,深5.1米的大坑,考古人员在这个坑内,发现了200多件文物,包括陶器,石器和骨器等。
![]()
放到今天,这些都是珍贵的文物,但在商人眼里,这些都是不要的垃圾。我还特意查了查,发现灰坑就是放生活垃圾的地方,那我们如今扔的垃圾,如果能保存到3000年之后,那也是珍贵的文物了。
现在我们准备往外走了,沿途看到一片甲骨文碑林,这是我在历次旅途中,见过的最有特色的碑林,而且你无需担心看不懂,因为它的背面,就是正面甲骨文的译文。
![]()
越过碑林就是车马坑了,现在我们准备进去看一看。这边一共展出了,6座殷商车马坑遗址,而且保存得比较完整,其中的5个坑,都有殉葬的马,4个坑有配套的殉人,都是成年男性,想来生前,就是这些车马的司机了。
![]()
最后我们奔向殷墟老馆,这入口走起来,像是迷宫一样。它内部最主要的节目,就是一个名叫大邑商的演出,当时还在试运营中。具体演出的,则是妇好王后的那些往事。
听很多安阳当地的朋友说,这边曾是他们的童年阴影,老馆的展出内容非常大胆,绝不像新馆那么伟光正。不过现在,这边没什么文物了,除了刚才的大邑商演出之外,只剩一些声光电的互动项目了。
![]()
至此,我们就彻底逛完了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它真正的看点,其实就是妇好墓,车马坑等有限的几处。
至于地面遗址,要么是回填的,看不出什么痕迹来,要么只有遗址,仍然看不出什么来。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亚长墓其实也在附近,距离妇好墓非常近。那么它很有可能,就在附近的某个彩板房下边。因为考古工作还在推进,所以它目前,还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未来慢慢等就是了。
![]()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沉埋的秘密,在安阳城的地下觉醒,并逐步走进我们的视野里。每一件出土的器物,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密信,它们记载着从蒙昧到觉醒,从野蛮到礼义,从部落到王朝的变化过程。
中华文明不是凭空降下的礼物,而是在这片土地上,经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的孕育,才生长出的参天大树。只有在殷墟的黄土之下,发现更多过往的枝叶,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旅途中,目睹到更加完整的商文明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