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耳朵,一位带女儿再婚的二胎全职妈妈
我今年32,全职带娃4年了,说真的,这几年眼里心里全是孩子,自己早忘到后脑勺去了。这周,我家敏感的老大一句话,又把我敲醒。
1. 我的“全包式爱”,让孩子喘不过气
姐姐心思细,还特好强,第2单元成绩掉了点,整个人就跟炸毛似的——作业多了能把草稿纸撕了,课排得满,晚上躺床上翻来覆去叹气。
我本来想安慰她,结果一张嘴就成了“是不是上课没听懂”“不会的题多做两遍”,她当场就沉默了,现在回想是我没懂她的感受,关上心门不想听我唠叨。
昨天我跟不上班姐姐里的明娟和忠月聊了我家的问题,普通醍醐灌顶,“我太越界了”,不要吃太多零食或者不要吃什么,睡觉前看书怕睡太晚早上起不来,怕伤害眼睛,总是催她去睡觉,就连周末下楼去玩,我都得追着给她说“几点去、几点回”。回来还会问“你们玩了什么”
就像奥普拉·温弗瑞说的,“我们无法通过停留在原地,成为我们需要成为的人”,我总觉得“替她安排好”就是对她好,哪儿想得到,我这破控制欲,早把孩子捆得喘不过气了。
2. 松了回手,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昨天聊后我就想,算了,不管那么多了。她早上不想吃鸡蛋,我没像以前那样叨叨,就说“那喝杯豆浆也成”;
放学要吃校门口的烤肠,我没说“不健康”,反而问“要不要再加个鱼丸”;她在文具店挑了一堆我们小时候吃的那种零食,还拿了一盒卡片,我也没拦着,说“喜欢就拿着”。“买”
结果这礼拜她吃了好多以前我不让碰的零食,昨天骑车回家路上我忍不住问她“咋突然吃这么多”,她一边拆薯片袋一边说:“平时你都不让我吃啊,这次你同意了,我就想都满足自己一次。”
这话一听,我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我天天挂嘴边的“为你好”,是在剥夺她选择的权利。
玛娅·安吉洛说“在你懂得更多之前,先尽你所能;当你懂得更多之后,就做得更好”,我之前连“让孩子自己选”这点都没做到,哪谈得上“做得更好”?再想想我自己,这几年满脑子都是“孩子的作业、孩子的成绩”,早把那个爱打扮、爱看书的自己丢没了,我都不是我了,咋教孩子做她自己?
3. 先顾好自己,反而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
• 从9月份开始,我每天运动,先把自己的能量提起来:
• 这两天开始早上不催她吃早餐,我运动后先拉伸一下做完
• 送她上学回来,不先收拾家务,泡杯玉米茶,刷一刷我要做的选题和学习群的内容,让自己清楚当天的方向。
• 晚上她写作业,我不坐旁边盯着,就在书桌旁边的饭桌上看书,给弟弟也安排读书瞳让他一起听绘本。
没想到孩子前天晚上反倒主动凑过来了,早上跟我说“妈,我也想跟你一起动一动”,记得明天早上5.50叫我。第二天早上她做到了,懒洋洋地跟着我伸胳膊踢腿;但我不说什么,动起来已经很棒了。
晚上写完作业,有时会玩自己的卡片要不就是抱来她的米吴,坐我旁边一起读,还跟我分享书里的小故事。
现在我们俩挺好的:早上一起运动,各干各的事;晚上一起看书,互不打扰但又陪着彼此。
就像埃利奥特·佩奇说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人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空间”,
我不再催她“快点写作业”,只说“你安排时间,妈妈等你一起看书”;她选零食,我就说“选两样,吃完记得漱口”,给她空间,也给自己空间。
今天中午自己规划好今晚做些什么,因为明天上午要书法硬笔比赛,下午要去体验田径运动。说明天的事很多。
这两天的状态让我觉醒,一定要坚持下去,修养自己,不为别的,只为自己能量提高可以感染孩子们。
说真的,全职妈妈别总想着怎么管孩子,先把自己拾掇明白最重要。海明威说“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你自己活得开心、有精神头,孩子才能跟着开心;你学会疼自己、给自己空间,孩子才知道怎么疼自己。
往后我不想再当“管这管那的妈”,先做回那个爱运动、爱看书的我自己,再好好当妈——咱娘俩各干各的事,互相陪着,先顾好自己,再暖着对方,多好。
#全职妈妈 #妈妈先爱自己 #先做自己再当妈 #敏感娃怎么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