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夏降价了,销量不行才动刀,价格战逼出新玩法
这车刚上市的时候很受欢迎,现在价格却降了五万多,2025年10月的新款夏MPV起售价定在19万出头,还提供置换补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上个月销量表现不好,“银十”期间只卖出不到两千辆,总销量还没达到七万辆,这个成绩在比亚迪的产品线里显得落后了。
![]()
这辆新车价格没涨,但配置增加了不少,纯电模式能跑218公里,加满油充满电后总续航超过一千公里,亏电状态下的油耗也降到4.9升,充电速度变快了,从30%充到80%只要18分钟,顶配车型还搭载了英伟达芯片和激光雷达,在高速上可以自动上下匝道,窄路会车也能自主处理,底盘做了升级,遇到爆胎时车辆能够稳定方向,驾驶起来更让人放心。
![]()
在空间方面同样考虑得很周全,第二排是独立的电动躺椅,副驾驶位置还配备了女王座椅,按摩和通风功能都齐全,第三排座椅可以完全收起来,后备厢能装下两千多升的东西,并且带了一个车载冰箱,一家人出门时,无论是装行李、带饮料还是放婴儿车,都很方便,这些设计明显是针对家庭用户考虑的,实用才是最重要的。
![]()
价格虽然便宜,入门款却把配置削减得很明显,电动侧滑门直接取消,辅助驾驶功能也跟着降级,想要完整功能就得额外付一万六买选装包,这种做法就是先用低价吸引顾客,再靠高配版本多赚钱,说穿了就是用低配走销量,高配撑场面,但消费者都看得清楚,有人直接点出这是假高配,表面看着齐全,实际上全靠加钱堆出来。
![]()
夏的定价策略确实出人意料,和同级别的传祺M8、别克GL8相比,它们通常超过25万,而夏直接进入20万以内,眼下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接近一半,市场不再是增长阶段,大家都在争夺现有客户,MPV这个细分领域增长本来就慢,竞争更激烈,夏这一举动等于把行业门槛往下拉了一截。
消费者的反应呈现出有趣的分化,等着降价的人觉得捡到了实惠而高兴,但买了低配车型的顾客却开始抱怨配置太低,这种销售模式其实并不新鲜,一些新兴汽车品牌早就采用过,现在连比亚迪这样的大厂也走上这条路,说明各家车企都在为提升销量想办法。
![]()
成本方面确实有门道,比亚迪自己掌握电池、电控和芯片技术,控制成本就有了基础,不过激光雷达和高性能芯片还得从外面采购,选装包定价高一些,应该就是为了平衡这部分开支,这属于精打细算的做法。
目前政策层面没有干预这个现象,表明价格战还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地方补贴逐步减少,贷款利率持续上升,仅靠置换补贴来拉动销量,未来难度可能加大,汽车企业现在竞争的不只是产品本身,更是在有限预算下如何精打细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