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卫星图像显示,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关键战略城市波克罗夫斯克(俄方称“红军城”)在经历俄乌冲突中最为惨烈的巷战后,城市核心区已化为一片废墟。这场持续逾一年的攻防战,正成为俄军自2023年阿夫杰耶夫卡战役后,试图夺取的首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据点。
根据万托尔数据情报公司周一(日期可补充)拍摄的卫星图像,波克罗夫斯克中心城区约70%的建筑遭到严重损毁,主干道两侧树木被炮火连根拔起,多处居民区仍可见燃烧的房屋腾起浓烟。图像显示,俄军近期攻势集中于城市西北部,乌军据守的工业区与居民区交界地带成为双方争夺焦点。
俄罗斯国防部周四宣称,其部队已突破乌军防线,正在波克罗夫斯克展开逐屋巷战。俄方称,过去24小时内,俄军占领了该市64栋建筑,并击退乌军从西部赫里希内方向发起的反攻。乌克兰军方发言人随即驳斥了俄方关于“控制城市大片区域”的说法,强调乌军仍在城内多处阵地坚守,并否认部队被包围。
![]()
波克罗夫斯克地处顿涅茨克州中部,距顿涅茨克市仅50公里,被称为“顿涅茨克门户”。其战略价值在于,若俄军完全控制该城,将打通向北推进的通道,直接威胁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控制的两大核心城市——克拉马托尔斯克与斯洛维扬斯克。卡内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迈克尔·科夫曼分析称:“波克罗夫斯克失守将拓宽俄军在克拉马托尔斯克城镇群西侧的推进轴线,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城市会被迅速攻占。”
目前,乌克兰仍控制着顿巴斯地区约10%的领土(约5000平方公里),但波克罗夫斯克的防御体系若被突破,可能导致乌军在顿涅茨克州的防线全面崩溃。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本周早些时候亲赴距波克罗夫斯克仅20公里的多布罗皮利亚前线指挥所,视察部队并重申“绝不放弃任何领土”的立场。
与2023年攻打巴赫穆特时采用的“人海战术”不同,俄军此次针对波克罗夫斯克采取了钳形攻势,试图通过包围切断乌军补给线。俄国防部声称,其部队已控制城市周边多处交通枢纽,并摧毁乌军多处弹药库。乌方公布的战场视频显示,俄军推进遭遇顽强抵抗,城内巷战仍呈胶着状态。
军事观察人士指出,波克罗夫斯克的防御工事体系较为完备,乌军提前疏散了大部分平民,并部署了精锐部队依托城市建筑进行防御。俄军若想完全控制该城,可能需付出数周甚至数月的代价。
![]()
波克罗夫斯克的战况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警告称,若俄军夺取该城,将“显著改变顿巴斯战局平衡”。欧盟方面则表示,正在加快向乌克兰交付防空系统与远程武器,以支援其东部防线。
分析人士认为,波克罗夫斯克之战的胜负不仅关乎顿巴斯地区的控制权,更将影响俄乌双方士气与谈判筹码。对俄军而言,此役是证明其战场能力、扭转去年失利的关键战役;而对乌军来说,守住波克罗夫斯克意味着维持顿巴斯防线的完整性,为未来反攻争取时间。
据联合国统计,波克罗夫斯克战前人口约6万人,但自俄军攻势加剧以来,超过90%的居民已撤离至后方。城市供水、供电系统完全瘫痪,医院与学校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国际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表示,城内仅剩少数医护人员与志愿者留守,医疗物资极度匮乏。
“我们每天都能听到爆炸声,但无处可逃。”一名留守居民通过卫星电话向媒体描述道,“城市已经没有完整的建筑了,只有废墟和烟雾。”
波克罗夫斯克的命运,正成为俄乌冲突中一场残酷的缩影。卫星图像中的焦土与硝烟,不仅记录着军事力量的对抗,更映射出平民承受的苦难。随着俄军攻势持续升级,这座“顿涅茨克门户”的最终归属,或将重新定义顿巴斯战局的未来走向。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作者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