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每天看病买药都离不开的医保卡,居然成了别人眼里的 “摇钱树”!最近央视直接曝光了一波 “医保卡薅羊毛” 的操作,看完真让人手心冒冷汗 ——不少人明明没怎么用卡,医保余额却悄悄少了一大截,甚至有人查出 “自己没买过的药、没做过的检查”,账单却记在自己名下,这到底是咋回事?
先给大家扒扒央视曝光的几个 “薅羊毛套路”,每个都离咱特别近,一不小心就中招!
![]()
第一个套路,就是药店 “暗箱操作”。很多人去药店买药,会顺口问一句 “能不能刷医保卡买些日用品”,有些黑心药店就钻了这个空子。比如央视拍到的某家药店,有人想用医保卡买两桶食用油,店员嘴上说 “不行”,转身却悄悄操作:把 “食用油” 换成 “感冒药”“维生素” 等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药品记账,刷完卡再把油给顾客,最后还偷偷收 5%-10% 的 “手续费”。更离谱的是,有些药店还帮人 “囤药转卖”,有人一次刷走几十盒常用药,转头就低价卖给小诊所,医保卡里的钱就这么被变相套走了。
![]()
第二个坑,是 “代刷套现” 的骗局。不少人觉得医保卡里的钱 “取不出来不方便”,网上就有人冒出来说 “能帮你把医保钱套现,只收 20% 手续费”。结果呢?有人把医保卡和身份证照片发过去,钱没拿到,反而收到一堆 “天价消费记录”—— 骗子用他的信息在异地药店刷了几千块的保健品,等发现时,余额已经空了,报警都难追回来。央视特意提醒,“医保卡套现” 本身就是违法的,一旦参与,不仅钱可能被骗,自己还会留下不良记录,影响后续医保报销。
还有个更隐蔽的套路,就是 “个人信息泄露被冒用”。比如有人把医保卡借给亲戚朋友买药,结果对方拿着卡去开了慢性病的药;还有人在网上填过 “医保报销补贴” 的虚假问卷,把身份证、医保卡号填了进去,没过多久,就发现自己的卡被用来在外地医院做了 “体检”。央视曝光的案例里,有位大爷的医保卡,一年之内被人在 3 个城市刷了 12 次,买的全是他用不上的抗癌药,最后大爷想申请特殊病种报销,才发现自己的医保记录 “异常”,差点报不了销。
可能有人觉得 “我平时很小心,应该不会中招”,但央视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查处的医保违规案件里,有近三成是 “个人医保卡被滥用”,不少人都是因为 “嫌麻烦”“抹不开面子” 才给了别人可乘之机。要知道,医保卡本质是 “救命钱”,一旦被薅羊毛,不仅自己的余额受损,还可能影响医保统筹基金,甚至让真正需要报销的人受影响。
最后给大家划几个重点防范建议,一定要记牢:
药店买药只刷 “正经药”,凡是说能刷医保卡买米面油、保健品的,直接转身走,别贪小便宜;
医保卡绝不外借,哪怕是家人,也尽量让对方用自己的卡,实在要帮忙,也要盯着刷完当场核对记录;
别信任何 “医保套现”“报销补贴” 的说法,真有问题直接打当地医保局电话(全国统一热线 12393),别在网上乱填个人信息;
定期查医保消费记录,支付宝、微信搜 “电子医保卡” 就能查,发现陌生记录马上报警 + 举报。
咱的医保卡钱,都是平时交社保攒下来的,可别让黑心人给骗走了!要是身边有人还不知道这些套路,赶紧转发提醒,别等真中招了才后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