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
翔安马巷大井巷39号乾隆砖契,揭秘古厝三百年前真正主人!!!
文 / 林鸿东
马巷大井巷39号,是马巷古镇最为神秘的古厝之一。它位于古镇小巷深处,如果不是有人带路,一般人是很难找到这里。据了解,这座古厝属于林百万家族建筑群之一,保存尚较完好。最早引起笔者关注的是凹寿对看堵上方水车堵中的一副对联:“鹊鹿蜂猴□五□□□,狮猊龙凤拱三司排衙”,对联明显与传统堪舆文化有关。续而,笔者又在凹寿牌楼面上看到一些神秘的字迹,如鸟书、鱼书等,书法字体之丰富古远,堪称天书。经研析,这些字体写的都是同一个寿字。无疑,这是一种以寿字为主题的文字崇拜,一般称之为百寿图。其流传时间主要是南宋至民国,其中,尤以明清为盛。百寿图以壁画方式呈现的,较为少见。
正如前述,今年五月,马巷大井巷39号因建筑装饰的神秘文字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近日,郑东兄(厦门文保专家)见笔者在研究林百万家族史,特意赂笔者提供了 大井巷39号的系列砖契图片。 其中,一板立契时间为乾隆五年的砖契价值最高。
这是一份典型的砖契。砖契内容大意是:立契约人盘古武夷王,拥有一块地基,位于马厝巷四甲。这块地的范围是:往上直到苍天,往下直到地底;左边有青龙看守,右边有白虎侍奉;前方有朱雀消除灾祸,后方有玄武招纳财宝。边界非常清楚。现在因为缺少银钱使用,特地委托土地公作为中间介绍人,将这块地卖给阳间的乡宾林仕愿,价钱是四锭银元宝,并且在当天就已经全数收讫。地产交付给林仕愿,让他建造房屋一座,房屋的坐向是坐东朝西,偏东南对西北,以此作为传家之宝。祝愿他子孙繁盛,牲畜成群,钱财满库,五谷丰登。房屋一旦建在这块地上,就千年不会变化。更何况这块地基本来就归武夷王管理,跟其他各路神明都没有任何关系。将来如果出现任何所有权不明的纠纷,全部由武夷王出面承担责任,跟阳间的买主林仕愿没有任何关系。为了避免空口无凭,特地立下这份木板契约,交付给阳间的买主,永远作为凭证。乾隆五年十月十八日 (公元1740年11月26日)。立契约人:武夷王,代笔人:羊毛笔,中间人:土地公,保证人:张坚固,经纪人:李定度。
砖契中,明明白白地写出了大井巷39号的建厝主为林仕愿。林仕愿是林芳德(坊间称“林百万”)的大哥。砖契中的乡宾指“乡饮宾”,类似今天的政协委员,据《马巷厅志》记载,林仕愿与父亲林盛联、弟弟林仕群都曾被列入“乡饮宾”。我们知道,被误标为林芳德故居的林添筹厝,其修筑时间是清乾隆元年(1736年),此座林仕愿厝的修筑时间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晚了四年。
一方珍贵的乾隆砖契,凿凿有据地将大井巷39号古厝的历史定格于清乾隆时期。它如同穿越时空的信物,为我们廓清了三百年前谁才是这方宅院真正的主人。这一发现,无疑为马巷古街与历史文化古镇的建设宏图,注入了沉甸甸的乡土底蕴与灵魂。
![]()
![]()
![]()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