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四年,蜀地的天空被晚秋的雾色笼罩。成都北郊的香积寺,原本是香火缭绕、钟声悠远的佛寺。然而这一年,寺外的山谷间已经布满了箭阵与战鼓的回响——这是一场关乎西蜀安危的生死之战。
![]()
背水而守
自富平、和尚原浴血退敌之后,南宋西线主将吴玠、吴璘兄弟率军回到成都北面。他们深知,一旦金军攻破蜀门,不仅川陕防线崩溃,整个长江上游都会暴露在敌锋之下。香积寺西依高岭,东临平川,地势险要,既可俯瞰敌军来路,又方便临时构筑拒马与壕沟,这里成了决战之所。
金军来袭
初冬的清晨,完颜撒离喝率领铁骑突入川北,鼓角震天,寒光闪烁。他本以为蜀军已在前几战元气大伤,必然无法再挡精锐骑兵。然而,当金军的旗帜在山腰翻滚时,却看到寺前壕沟蜿蜒,箭楼林立,宋军弓弩齐备,如同一堵森严的钢墙。
弩箭与伏击
吴玠深谙蜀道狭险,命工匠加固弩床,弩箭齐射,声如惊雷。金军骑兵数次试图冲击,被箭雨与石礌击得人仰马翻。与此同时,吴璘在侧翼埋下精锐步卒,趁金军疲于在正面冲杀时,从密林间突袭,截断他们的退路。山谷间战喊震动,僧侣躲在破损的佛殿后,耳中已分不清是战鼓还是木鱼声。
撤退与余波
激战三日,金军尸横遍野,粮道断绝,不得不仓促北退。香积寺外,本已遍布血迹的雪地,重新被寒风覆盖。吴氏兄弟的坚守,不仅守住了四川的大门,也让金国不得不在西线收敛攻势。
历史的注脚
香积寺之战从此成为南宋西线防御的象征。后人谈及此役,不仅记住了吴氏兄弟的智慧与勇气,也记住了那个冬天,佛寺与战阵共存的奇景——在阵前,弩箭破空;在寺内,残灯犹亮。
宋兵部奏议·香积寺捷报
奏曰: 绍兴四年冬,金军完颜撒离喝率骑十万,自陕入川,犯我蜀门,锋若霜刃,鼓若雷霆。是时川陕节度使吴玠,与弟吴璘,星驰赴成都北郊香积寺,固守险隘,以拒劲敌。
大军列阵于山谷之间,壕深垒固,拒马森列。弩床并发如惊雷,羽镞交飞若骤雨。敌乘锐骑,连冲三阵,皆为所挫。玠分麾下精卒伏于密林,待敌气衰,鼓噪而出,断其归路,杀声震山,血流成渠。
战凡三日,敌士颓,粮道绝,夜遁北归,弃尸满道,辎重尽获。我军乘胜不追,以固川陕。是役也,蜀门得安,金兵西线之图遂废,疆土获全,民心复定。
臣谨奏以闻,望旌功于玠、璘兄弟,以示劝励。
奏讫。
zq.zhaopin.com/moment/2391727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