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古人到底能有多苦?这么说吧,现代人吃的苦,在古人面前不值一提

0
分享至

现代人的苦,多是“求而不得”的烦恼。

想换更好的工作、想住更大的房子、想过得更体面。

可这些所谓的“苦”,跟古人经历的一切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寿命短到离谱,活着就是侥幸

古人的平均寿命,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先秦到秦汉,老百姓平均只能活18到25 岁。

《中国人口史》记载,战国时期士兵平均寿命甚至不足20岁,多数人没等到成家就战死沙场。

隋唐宋元稍好点,也才25到35岁,杜甫笔下“人生七十古来稀”,可不是夸张,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不是古人不想长寿,是现实不允许,婴儿夭折率高达40% 以上,一半孩子活不过五岁。

《清宫档案》显示,康熙皇帝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其中15个儿子、13个女儿早夭,近50% 的夭折率,皇家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家更惨。



很多农户生下孩子,连块像样的襁褓都没有,遇到风寒痢疾,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断气。

产妇生孩子更是闯鬼门关,古代没有剖腹产、没有抗生素,产后感染、大出血是常事,死亡率高达千分之十五,多少家庭刚添新丁就阴阳两隔。



其中,战乱和瘟疫更是催命符,三国南北朝时,打仗打不停,每天都死伤数万,人口从东汉末年的5600多万跌到西晋的1600多万,平均寿命直接跌到17岁。

唐朝安史之乱死亡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就连长安洛阳这些繁华都城都变成废墟。



清朝中后期天花霍乱频发,1910年东北鼠疫,短短四个月就夺走6万多人性命,好好的村子说空就空。

就算没灾没战,普通百姓也很难活过五十岁,长期营养不良、繁重劳作,让很多人年纪轻轻就一身病,能寿终正寝都是福气。



灾荒连年不断,温饱就是奢望

中国自古就是多灾之国,从秦汉到明清,各种灾害加起来有五千多次,平均每年就有一次大灾,小灾更是没断过。

水灾旱灾最多,黄河历史上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每次都让沿岸百姓流离失所。



北方旱灾十年九遇,地里的庄稼要么被淹要么被旱死,还有蝗灾、瘟疫、地震跟着凑热闹,几乎年年有灾。

灾荒一来,老百姓就没活路,西汉元鼎三年大旱,四十多个郡闹饥荒,饿到极致的百姓只能易子而食,那种绝望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北宋政和七年黄河决口,洪水冲垮无数村庄,一下子淹死上百万人,幸存者只能逃到高处,靠吃漂浮的水草、树皮勉强存活。

元朝至大元年绍兴大疫,《元史・五行志》明确记载 “死者二万六千余人”,棺材不够用,只能用草席裹着尸体扔到城外,瘟疫还顺着河流蔓延,更多人跟着遭殃。



明朝崇祯年间,连续七年大旱加蝗灾,陕西、河南等地 “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李自成的起义军之所以能一呼百应,就是因为太多人走投无路,跟着起义才有口饭吃。

就算没遇到大灾,粮食也不够吃,古代农业靠天吃饭,没有化肥、没有农药,一亩地收的粮食少得可怜,秦汉时一亩地才收一石左右,换算成现在也就一百多斤。



农民自己种粮,却要先交赋税,剩下的粮食根本不够一家人吃。

遇到歉收年,只能挖草根、啃树皮,甚至吃“观音土”—— 那种白色的泥土,吃了能饱腹,却消化不了,最后会腹胀而死。



赋税徭役沉重,活着就是受累

古人不仅要扛天灾,还要受苛政的罪,赋税从来都不轻松,秦朝时“收泰半之赋”,也就是要交收成的三分之二,还规定每顷地要交三石饲草、二石禾秆。

汉朝更狠,成年人每年交120 钱,七岁到十四岁的孩子每年交20 钱,不管家里穷富,只要有人就得交,很多贫困家庭只能卖儿卖女凑钱交税。



徭役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古代的城墙、运河、宫殿,都是靠老百姓无偿劳动修起来的。

唐朝规定,每个成年男子每年要服二十天徭役,还要自带粮食和工具,去修长城、挖河渠、筑宫殿。



遇到官府加役,最多要多干三十天,一年近两个月都在替官府干活,自家的地只能荒废。

不服役也行,得交绢或布顶替,可普通百姓哪有这些东西,只能硬着头皮去服役。

秦朝修长城,征调了上百万民工,很多人一去不回,“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就是百姓对徭役的血泪控诉。



为了逃税逃役,很多人被迫离开家乡,有的托庇豪门,成了地主的依附民,虽然不用交国家赋税,但要给地主交更多租子,人身也不自由。

有的变成流民,带着家人四处乞讨,路上饿倒、病死的不计其数。



东汉时,大量百姓从户籍上消失,最多时消失的人口达数百万。

国家收不到赋税,只能加重剩下百姓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社会也越来越乱,最后引发农民起义,朝代更替。

就算没逃跑,百姓也得小心翼翼过日子,遇到贪官污吏额外摊派,只能忍气吞声,稍有反抗就可能被治罪。



结语

古人的苦,是从生到死的煎熬。

他们要对抗天灾,要承受苛政,要面对短寿的命运。



我们现在的所谓苦难,在古人的生存压力面前,真的不值一提。

珍惜当下的生活,因为这是古人不敢想象的安稳。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市早苗的闹剧,让日本经济先中了“回旋镖”|京酿馆

高市早苗的闹剧,让日本经济先中了“回旋镖”|京酿馆

新京报
2025-11-20 16:25:01
从9秒83到最后一棒:中国短跑的苏炳添时代,正式落幕!

从9秒83到最后一棒:中国短跑的苏炳添时代,正式落幕!

上观新闻
2025-11-20 21:42:10
突发!罗晋父亲去世,围绕唐嫣的争议已解开,他们的婚姻没问题

突发!罗晋父亲去世,围绕唐嫣的争议已解开,他们的婚姻没问题

裕丰娱间说
2025-11-20 18:50:32
世预赛附加赛抽签:意大利输北爱尔兰就出局!伊拉克赢球=亚洲9队

世预赛附加赛抽签:意大利输北爱尔兰就出局!伊拉克赢球=亚洲9队

念洲
2025-11-20 20:42:46
台湾评论员锐评高市早苗:靠贴耳挽手搞外交没用

台湾评论员锐评高市早苗:靠贴耳挽手搞外交没用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20 22:07:10
美国笑不出来了:中国正同时建造两艘航母,第四艘并不是核动力?

美国笑不出来了:中国正同时建造两艘航母,第四艘并不是核动力?

策略述
2025-11-20 16:05:14
大公开!独行侠内斗升级,老板越权介入啊,再见了,浓眉

大公开!独行侠内斗升级,老板越权介入啊,再见了,浓眉

球童无忌
2025-11-19 23:37:27
东南亚最后的大嫂爆火,暗网开出511枚比特币捞人,雇佣兵已前往

东南亚最后的大嫂爆火,暗网开出511枚比特币捞人,雇佣兵已前往

社会酱
2025-11-20 17:43:47
胡彦斌易梦玲恋爱细节曝光!送女方245万手表,王勉成最冤炮灰!

胡彦斌易梦玲恋爱细节曝光!送女方245万手表,王勉成最冤炮灰!

一只番茄鱼
2025-11-20 09:06:50
马斯克的AI聊天机器人Grok发表否认“大屠杀”言论,遭法国调查

马斯克的AI聊天机器人Grok发表否认“大屠杀”言论,遭法国调查

IT之家
2025-11-20 22:25:07
一个奇怪的现象:50岁以后的人,能活到90岁的,基本上50岁的时候,就戒掉了这3件蠢事,尤其是最后一件事!

一个奇怪的现象:50岁以后的人,能活到90岁的,基本上50岁的时候,就戒掉了这3件蠢事,尤其是最后一件事!

东林夕亭
2025-11-19 08:41:35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8 19:53:15
张家口警方通报:重型吊车碰撞前方等候信号灯车辆致13伤

张家口警方通报:重型吊车碰撞前方等候信号灯车辆致13伤

界面新闻
2025-11-20 23:36:11
世预赛欧洲区附加赛对阵:意大利好签!首轮避开2苦主+战北爱尔兰

世预赛欧洲区附加赛对阵:意大利好签!首轮避开2苦主+战北爱尔兰

我爱英超
2025-11-20 20:45:15
今夜,跳水!不平静!

今夜,跳水!不平静!

中国基金报
2025-11-20 00:27:57
柬埔寨法院劫囚案,一名记者摸女嫌疑人的脸,被终身禁止从业

柬埔寨法院劫囚案,一名记者摸女嫌疑人的脸,被终身禁止从业

潇湘晨报
2025-11-20 11:26:11
张又侠同俄罗斯国防部长举行会谈

张又侠同俄罗斯国防部长举行会谈

界面新闻
2025-11-20 19:22:34
一顿学生午餐让日本破防: 承认自己弱,很难吗?

一顿学生午餐让日本破防: 承认自己弱,很难吗?

半耳聆
2025-11-20 17:03:17
早就想打!日媒首次爆料:中国双航母出动时日军战机已做战斗准备

早就想打!日媒首次爆料:中国双航母出动时日军战机已做战斗准备

诗意世界
2025-08-21 13:13:50
重要场合见客,双手插兜,毫无教养?律师批外交官,网友彻底怒了

重要场合见客,双手插兜,毫无教养?律师批外交官,网友彻底怒了

刚哥说法365
2025-11-20 19:37:31
2025-11-21 03:19:00
史说畅谈 incentive-icons
史说畅谈
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187文章数 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数码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一键击毁芯片无法恢复 十铨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支持销毁的SSD

旅游要闻

旅超大赛!金山主打“免费潮”,周末快来薅羊毛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