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杀鸡儆猴,中方开始动真格了!德国想买稀土,就必须先交敏感数据

0
分享至

中国2025年10月9日的稀土新规,可算是捅了马蜂窝,结结实实地戳到了德国的痛处。

柏林高层立刻跳出来表示“令人极度担忧”,德国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拜尔更是跑到华盛顿,在G7面前公开喊话“不认同”。

这个欧洲老牌工业强国,为何突然“跳”这么高?他们究竟在怕什么?



德国的“担忧”:新规到底管了什么?

要说这事儿,德国“跳”得最高,反应也最激烈。就在中方新规公布第二天(10月10日),德国经济部一名发言人就急匆匆地站出来,说这事“令人极度担忧”,必须减少对外的依赖。

这位发言人还强调,德国政府正与受影响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并且在和欧盟委员会“沟通”,目标是搞一个“协调一致的欧洲应对策略”。

话音刚落,到了10月17日,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拜尔——这位德国政府的实权人物,趁着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的工夫,又把这事拿出来说。



他对着西方媒体的面,直接批评中方,原话是这么说的:“我们已经在七国集团(G7)内部明确表示,我们不认同中国的做法。

克林拜尔还警告说,中方最近的这些动作,可能会“危及”德国乃至欧洲的经济。

好家伙,一顶“危及经济”的大帽子就这么扣过来了。问题是,中国这回10月9日的新规,到底管了什么,能让德国财政部长都如此失态?

这回的新规,那可真是“杀鸡儆猴”,而且是打蛇打七寸。

以前大伙儿总觉得,稀土嘛,不就是卖点土,了不起是点初加工材料。但这回的新规,可远远不止于此。



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内容,新规的核心,是精准的技术管控全产业链覆盖

你没听错,这新规管的,不光是你自家产的,连你用了咱家0.1%(没错,就是百分之零点一)的重稀土在国外造的磁体,都在管制清单上。

更狠的在后头。新规明确规定,凡是“使用原产于中国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在境外生产的所列物项”,也统统要纳入出口管制。

看明白没?这已经不是在管“土”了,这是在管“技术”!



只要你用到了中国的稀土技术,哪怕是在你德国本土或者越南工厂生产的,对不起,出口也得先问中国批不批准

最关键的来了:审批机制

新规明确,对于大部分“军事用途”的出口许可,中国“原则上不予许可”。而对于“涉及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AI”的出口申请,中方将“逐案审批”。

这下德国人彻底慌了。

德国的命脉是啥?高端制造。奔驰、宝马、大众的“电动汽车”,莱茵金属的“坦克”、“潜艇”,还有那些看不见的“先进雷达”和“航电系统”。哪一样离得开高性能稀土永磁体?



现在新规来了,德国企业(比如西门子或博世)想进口这些管制的稀土材料或技术,用来研发它的下一代自动驾驶AI,或者给“战斗机”造雷达,怎么办?

你得申请许可啊。

你怎么向中方证明,你这个AI没有“潜在军事用途”?你怎么证明你的雷达,不会装到北约的战机上?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你的技术参数、最终用户和应用场景,老老实实地交代清楚,让中方来“逐案审批”。

这不就是标题里说的——想买稀土?可以,先把你的“敏感数据”交出来



这等于直接掐住了德国高新产业和国防工业的脖子。德国人所谓的“担忧”,压根不是担心没土用,而是担心自己的“家底”被看穿

欧洲的“双标”:谁才是“规则”的玩家?

德国财长克林拜尔华盛顿那番话,特别有意思。他试图把这事儿上升到G7层面,暗示中国在破坏“规矩”。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也跑出来帮腔,说对中方措施“表示关切”,还希望中国做“可靠的合作伙伴”。



这话说得,可真是太“欧洲”了

长期以来,欧盟(德国是绝对核心)最擅长玩的一招,就是所谓的“布鲁塞尔效应”。

啥叫“布鲁塞尔效应”?说白了,就是利用欧盟自己那个庞大的统一市场,制定一套欧盟标准,然后强迫全世界想跟它做生意的国家,都必须遵守它这套标准。

从应对气候变化,到制定各种技术规范,欧盟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全球规制的主导者和立法者”。

咱们随便数数这些年欧盟搞出来的“规矩”大棒,哪一个不是在构建它自己的“供应链合规壁垒”?

它搞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全世界的互联网公司都得跟着改隐私政策。

它搞了《人工智能框架公约》,要给全球的AI技术立规矩。

它还搞了《关键原材料法案》和《反胁迫工具法案》,这俩玩意儿名字一听,就是冲着供应链来的。

甚至,欧盟还要学着美国,搞一个欧洲版的“FLR”法案,跟美国的“UFLPA”一唱一和,目的就是在供应链上“合规”地排挤中国



所以你看,德国和欧盟自己,才是全世界最热衷于“制定规则”、搞“合规壁垒”的玩家

他们玩“布鲁塞尔效应”,用规则“拓展其软实力影响”,那就是“规范化”、“高级化”;轮到中国,也学着你们的样子,为了国家安全和产业升级,搞一个稀土出口管制,就成了“不可靠”、“令人担忧”?

这是多大的一副“双重标准”啊。

对于这种赤裸裸的“双标”,中方的回应也相当直接。2025年10月13日,中国驻慕尼黑总领事邱学军,直接在德国《新团结》杂志发了署名文章,把话挑明了。



邱总领事指出,稀土是“军民两用属性”的战略资源,对它进行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

他还顺便“科普”了一下:全球已有13个国家实施类似的出口管制。

中国这么做,一是“以人为本,开发环保并重”,为了实现稀土产业的“绿色转型”(毕竟过去几十年,粗放开采的环境成本太高了);二是“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防止稀土被滥用于“破坏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活动。

这理由,哪一条不比欧盟的“布鲁塞尔效应”更冠冕堂皇

邱总领事在文章里毫不客气地指出,个别人士“一边高呼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另一边却对中国基于同样目标的行动横加指责,这是典型的‘双标’和不负责任之举。”



为了证明中国不是要“关上自由贸易大门”,文章还特地甩出了一组数据:2025年1月至7月,中国的稀土出口总量不但没降,反而达到了38563.6吨,同比增长13.3%

这组数据,简直是把“禁运论”的脸都抽肿了

意思很明白:我不是不卖,我只是要决定“卖给谁”,以及“你拿去干什么”。

无法摆脱的依赖:中国如何握紧“王牌”?

德国和欧盟之所以反应这么大,上蹿下跳,甚至有点气急败坏,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两个字——依赖



这种依赖,是结构性的、全方位的、且无法替代的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王牌”,不是吹出来的。是“花费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绝对壁垒。

我们来看一组让整个西方工业界都睡不着觉的数据:中国控制了全球约70%的稀土开采,这还不算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中下游。中国控制了全球90%的分离与加工,以及93%的磁体制造

稀土如果只是“土”,那德国还可以像2023年那样,让总理朔尔茨亲自跑到蒙古,去见奥云额尔登总理,商量着买点铜和稀土,试图“摆脱对俄罗斯的原材料进口依赖”。

可问题是,稀土的价值不在于“土”,而在于“提纯”和“制磁”

这套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产业链,涉及“矿石采选、精矿分解、冶炼分离(湿法冶金)、火法冶金”等一系列复杂工艺。蒙古有矿,它有能力加工成德国需要的高性能磁体吗?



没有。这90%的加工能力和93%的磁体制造能力,绝大部分都牢牢攥在中国手里

所以,德国可以不买中国的“土”,但它绕不开中国的“加工技术”和“稀土磁体”。

10月9日的新规,恰恰就是对这两项“王牌”的精准锁定

英国《金融时报》就分析,西方防务产业现在是“忧心忡忡”。无论是无人机、坦克、潜艇还是导弹技术,中国都“牢牢掌握着”这些生产所需关键部件的供应链。

文章还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历史对比。

冷战期间,美国在1949年牵头成立了一个叫“多边出口控制统筹委员会”的组织,禁止西方盟友向苏联出售微处理器、计算机等高科技,最终用技术差距加速了苏联的崩溃



近三届美国政府,也想对中国复制这一套,限制高端芯片。

但问题来了,正如《金融时报》自己指出的:“与苏联不同的是,中国可以通过对稀土和矿物加工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来予以反制。”

这就是中国握在手里的“王牌”。

所以,德国财长克林拜尔的“不认同”,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显得既苍白又无力。中国这次用一套组合拳——从8月22日的《暂行办法》规范国内总量,到10月9日的新规精准锁定技术出口——就是要“杀鸡儆猴”。



这只“鸡”,就是那些还想一边享受中国稀土红利,一边又在中国背后搞小动作的势力。

而德国,作为欧洲的“猴”,显然是看得最清楚、也最害怕的那一个。中国已经明确亮出了底牌:想要稀土,想要技术?可以,先按我的规矩来

参考资料:

驻慕尼黑总领事邱学军在德国《新团结》杂志发表署名文章《稀土出口从来不是、也不应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外交部.2025-10-13

德国希望从蒙古进口更多铜和稀土.知网.2023-01-04

2025年稀土行业研究报告:供需格局有望改善,把握低位布局时机.新浪财经.2025-04-03

植德新能源专刊.植德律师事务所.2024-07

2025年稀土市场与技术发展综览:政策调控下的战略机遇.中国报告大厅.2025-08-22

中方发布稀土新规,德国财政部长声称:不认同中方做法.观察者网.2025-10-18

缓解“稀土焦虑”,欧盟先放下面子.中国网.2025-10-28

中国出台稀土新规,德国跳出来:极度担忧.新浪财经.2025-10-1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泪目!中国女篮31岁王牌复活冲冠:轰24+6记三分太准挑战王思雨?

泪目!中国女篮31岁王牌复活冲冠:轰24+6记三分太准挑战王思雨?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4 21:52:04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5 00:05:16
吴石将军的狱友刘建修,忆吴石将军:他在狱中的最后时光……

吴石将军的狱友刘建修,忆吴石将军:他在狱中的最后时光……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6 22:51:01
普通人千万别幻想在股市赚钱,因为你根本赚不到

普通人千万别幻想在股市赚钱,因为你根本赚不到

流苏晚晴
2025-11-12 19:00:28
汪顺领奖突发小尴尬,拉裤腰瞬间引网友热议

汪顺领奖突发小尴尬,拉裤腰瞬间引网友热议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4 12:30:40
全运会乒乓!世界冠军1-3落败,樊振东惊险逆转,连斩4胜冲双冠王

全运会乒乓!世界冠军1-3落败,樊振东惊险逆转,连斩4胜冲双冠王

知轩体育
2025-11-14 16:35:00
全网都知道了!金鹰电影节刚开幕《沉默的荣耀》直接冲成全场焦点

全网都知道了!金鹰电影节刚开幕《沉默的荣耀》直接冲成全场焦点

乐悠悠娱乐
2025-11-14 09:51:24
主谋竟是泽连斯基密友,美欧担忧援助去向,乌克兰腐败丑闻震动西方

主谋竟是泽连斯基密友,美欧担忧援助去向,乌克兰腐败丑闻震动西方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06:45:32
蒋介石曾说:亡于日本,能为亡国奴;亡于共党,为奴亦不能

蒋介石曾说:亡于日本,能为亡国奴;亡于共党,为奴亦不能

混沌录
2025-10-26 16:11:11
中美又一场“战争”开打了,这一次中美都没有退路!

中美又一场“战争”开打了,这一次中美都没有退路!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07 12:56:24
全运会最新金牌奖牌榜15日赛程,山东一日无金,江浙狂飙紧追广东

全运会最新金牌奖牌榜15日赛程,山东一日无金,江浙狂飙紧追广东

天涯远行人
2025-11-15 01:40:20
河南某地产公司大欠薪,员工集体罢工!

河南某地产公司大欠薪,员工集体罢工!

黯泉
2025-11-14 17:05:57
中东皇室千金重病缠身赴华求医,老中医开口一句话让他们彻底愣住

中东皇室千金重病缠身赴华求医,老中医开口一句话让他们彻底愣住

红豆讲堂
2025-10-13 11:13:36
驻日大使馆又更新了,这次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显了!

驻日大使馆又更新了,这次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显了!

青青子衿
2025-11-13 17:22:37
此前被传车祸去世的说唱歌手,在粉丝群官宣回归

此前被传车祸去世的说唱歌手,在粉丝群官宣回归

鲁中晨报
2025-11-14 11:07:02
戏都没演明白还当评委,自己都没拿过奖,坐在评审团位置不心虚吗

戏都没演明白还当评委,自己都没拿过奖,坐在评审团位置不心虚吗

蕾爸退休日记
2025-10-27 23:10:09
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都意识到大事不妙

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都意识到大事不妙

沧海旅行家
2025-11-14 17:28:29
某金融企业全员降薪!

某金融企业全员降薪!

微微热评
2025-11-14 13:38:46
佘智江和老燕子黄有龙的瓜!

佘智江和老燕子黄有龙的瓜!

八卦疯叔
2025-11-14 10:26:18
欧盟中国商会发布问卷及访谈报告:八成中企认为欧盟当前营商环境不确定性上升

欧盟中国商会发布问卷及访谈报告:八成中企认为欧盟当前营商环境不确定性上升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06:45:34
2025-11-15 04:15:00
老范谈史
老范谈史
专注历史知识,持续更新~
6015文章数 4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亲子
房产
教育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教育要闻

清华附小语文名师团队解码教师集体人格塑造之道:教育家精神是“做”出来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