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常说现在的孩子不愁吃穿,愁的是看不见的心理压力,是写不完的作业,是考不完的试,是睡不够的觉,还有那块放不下的屏幕。
对于此,教育部最近发布的《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十条措施》。这“心理健康十条”,条条都说到了家长心坎里。
![]()
可大家更关心的是,这些政策要如何真正走进孩子的日常?
不久前,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西二旗分校师生受邀登上第五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的舞台,展示了京剧、艺起心校园主题歌等艺术表达,还分享了学校在这方面的经验。
![]()
![]()
这里面就藏着学校落实教育部“心理健康十条”的巧思,比如用撕纸画缓解考试焦虑,靠“10小时挑战赛”保障睡眠,以亲子运动破解屏幕依赖,把“健康生活”与“艺术润心”真正融进了孩子的日常。
这所学校还十分善于利用多方资源赋能教育,据了解,中关村一小西二旗分校用“旗家合力”筑就起了幸福健康的暖社区,创新推出“教育合伙人”机制,让资源主动向孩子汇聚。从旗爸旗妈,到中科院专家、小米工程师、社区志愿者,都是孩子成长的守护者,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力。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中关村第一小学西二旗分校书记、校长邓翼涛表示:“中关村一小西二旗分校一直以来尊重、引导、帮助每一名儿童,让他们拥有智慧的脑、温暖的心、健康的体、审美的情、责任的肩。让他们可以从容地面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有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与魄力。”
此次在国家级的平台上获得认可,是这所学校长期探索的水到渠成。
PART01.
教育合伙人!
旗爸旗妈、企业大佬、社区阿姨
都为孩子而来
“从校长到家长,从社区阿姨到企业大佬,都是孩子们的教育合伙人。”这是中关村一小西二旗分校德育副校长高菲菲说的一句话。
学校没有把育人局限在校园围墙内,而是以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工作方案为核心,搭建了一个覆盖学校关爱、朋友陪伴、社区支持、社会守护的幸福社区,让资源主动向孩子的成长聚拢。
![]()
中科院珠峰站站长会走进校园,给孩子们带科学实验课;
小米科技的工程师定期来校,教孩子们科技前沿知识;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医生把情绪管理课搬进课堂,帮孩子识别“心里的小怪兽”。
学校的虚拟代言人,那个孩子们熟悉的向日葵卡通形象,也是温暖社区的象征,时刻提醒孩子们的情绪会被看见,成长有人守护。
在这个教育合伙人生态里,家庭是这个社区里最核心的情感培育者。
中关村一小西二旗分校会用具体活动拉近家校距离,比如学校会组织旗家护学团队风雨无阻地守护在孩子们的上学路上,还会开设家长课堂,请专家来讲解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等知识。
![]()
参加家长课堂的张钰韩妈妈表示:“这堂课让我搭上了陪伴孩子成长的顺风车,也有了一次成为更好自己的机会。我们不能拖了孩子的后腿,更不能拖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后腿”。
“向日葵种植计划”里,家长和孩子一起从播种到施肥,看着种子发芽、开花,亲子间的话题多了,关系也更密了。
在会上,初三学生郭禹彤的妈妈李佳宁分享了学校的健康理念对自己这个小家的改变。她家里两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记得老大小时候参加田径队,自己跟着学校的亲子运动倡议,每周日上午固定留出2小时全家运动时间,孩子们打球,她和丈夫跑步,“这个习惯从老大延续到老二,现在妹妹郭禹辰每天都盼着体育课,还会拉着我们一起去奥体中心锻炼”。
社区则成了孩子实践的大课堂,学校会开展很多活动和社区进行连结。
在刚刚过去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上,学校组织孩子和阜外健康生活方式中心一同走进社区,主动交往、分享善意、科普知识。其中有位学生全程陪着80岁的老奶奶玩“情绪小管家”“骰子大作战”等小游戏,老奶奶笑着说,“比家里的孙子陪我还耐心”。
![]()
![]()
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军在大会上点评时特别提到:“家校融合的关键是动起来,这所学校让家长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社区从背景板变成实践场,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同频共振。”
PART02.
把健康养成当第一课堂
让健康成习惯
“本周谁做到一周不吃糖了?”大会上高菲菲副校长话音刚落,大半学生举起了小手。
今年是国家体重管理年,学校把健康拆解成一个个孩子能参与、能坚持的日常,让健康习惯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校园里的健康培育做得很细,每天的午餐由阜外医院营养师定制,菜单上总有杂粮饭、清炒时蔬这类健康菜肴。
更有意思的是,学校把健康实践变成了创意活动。“三减三健”主题月里,孩子们化身小厨师,无油烹饪。学生还以健康小导师的身份走进社区,把健康的知识说给社区的叔叔阿姨听,共同在温暖社区里去营造健康生活的样态。“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希望能够真正地去突破场景和学科的边界。”邓翼涛校长表示。
![]()
北京回龙观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医师刘华清在大会上强调,“保证好好地睡觉、好好地户外运动,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这句话在这所学校得到了落地,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雷打不动,学校的很多班级开展了跳绳、跑步,每周老师都会根据孩子们的情况进行评价,班级里形成了非常浓郁的健康氛围。
![]()
10月,学校还启动了“睡够10小时挑战赛”,孩子们可以每天记录入睡时间、时长。有的家庭还发明了睡前阅读15分钟的仪式,“现在孩子会主动提醒爸爸别熬夜,公约里写了哦,”家长代表李妈妈表示。
PART03.
京剧社团、文创设计……
用艺术打开情绪出口
在第五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的舞台上,中关村一小西二旗分校戏曲疗育社团的孩子,穿着沉甸甸的京剧戏服,完成了《穆桂英挂帅》选段的表演。
![]()
中国国家京剧院的孟令西忍不住为孩子们鼓掌:“孩子们要提前两小时化妆勒头,五斤重的头面戴在头上,水袖动作要练上几个月,这份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艺术,在这所学校是孩子表达情绪、滋养心灵的通道。
学校的表达性艺术社团里,孩子们用撕纸画表现考试后的紧张和朋友吵架后的难过等情绪。
![]()
课间游戏,孩子们会聚集在一起玩他们自己设计的“故宫桌游”。
高菲菲副校长说:“我们希望用艺术串联起健康生活与社会情感,让孩子敢表达、会表达。”
学校还让孩子们设计了一系列“暖暖”的形象,文创公司把孩子们的画作印在暖手宝上、胸牌上,有孩子觉得现在全校通用的PPT模板太过单调,于是设计了专属PPT模板,画了学校的小动物“贵妃鸡”和暖暖形象,成了老师们都爱用的模板。
![]()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现场对孩子的艺术作品进行了义卖,所有义卖所得将捐赠给春苗基⾦会 “重症⼉童救助”项⽬,⽤于⽀持先天性⼼脏病等重症⼉童的医疗救助。
![]()
雷锋日那天,孩子们还带着自己设计的明信片,送到了工作人员手里。
![]()
刘华清教授在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时提到,“艺术治疗能帮孩子把说不出口的情绪画出来”。
四4班明米糖妈妈也发现,孩子参加京剧社团后,变得更自信了,“以前不敢在人前说话,现在能站在舞台上唱京剧”。
“我们要让健康生活成为习惯、社会情感成为底色、艺术表达成为力量,在家校社协同中筑就人人充满期待的幸福社区,护航每一位“旗娃”成长为挺拔向上的未来建设者。”高菲菲副校长表示。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西二旗分校
![]()
![]()
![]()
![]()
![]()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