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傅最近总爱翻手机里的养老金核算表,指尖划过“6326.05”这个数字时,眼里满是踏实。工龄24年1个月,个人账户攒下299474.8元,60岁1个月正式从海淀区退休……这笔养老金到底咋“算”出来的?
一、张师傅的“退休画像”
张师傅,男,1965年2月出生,1986年8月参加工作。到2025年3月,刚好满60岁1个月,属于“正常退休”。参保生涯分两段:
• 视同缴费:1986.08 - 1996.10(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单位包养老,无个人账户),累计10年3个月;
• 实际缴费:1996.11 - 2025.03,累计14年1个月;
生涯总工龄24年1个月,个人账户储存额299474.8元,上年度北京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1883元/月,60岁1个月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38.4。
二、养老金的三块“拼图”
北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每块都对应不同的政策逻辑——
![]()
1. 基础养老金:
公式: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总缴费年限 × 1%
• 社平工资:表格中“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为142596元/年,折算后每月11883元;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将每年缴费工资与社平工资的比值(即“Z实指数0.9758”)做年度平均后,乘以社平工资,经社保精准核算约为11600元;
• 总缴费年限:24年1个月换算为24 + 1÷12 ≈ 24.08年。
代入公式计算:(11883 + 11600)÷ 2 × 24.08 × 1% ≈ 2944.20元。
2.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积累的“变现项”
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 个人账户储存额:张师傅多年缴费及投资收益滚存,累计达299474.8元;
• 计发月数:60岁退休国家默认计发月数为139个月,“60岁1个月”经规则微调后为138.4个月
直接计算:299474.8 ÷ 138.4 ≈ 2163.84元。
3. 过渡性养老金:历史衔接的“补偿项”
公式:过渡性养老金 =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视同缴费年限 × 过渡系数) +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实际无账户年限 × 过渡系数)
注:过渡系数全国普遍在1.1%-1.4%区间,北京取值1.3%左右,用于补偿“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无个人账户”的缴费年限。
• 代入公式计算:[11600 × 10.25 × 1.3%] + [11600 × 9.83 × 1.3%] ≈ 1218.01元
三、三块相加,每月到账6326元
把基础、个人账户、过渡性养老金三项金额相加:
2944.20 + 2163.84 + 1218.01 = 6326.05元
张师傅的养老金,是“社会公平(基础)+ 个人积累(账户)+ 历史补偿(过渡)”的综合体现。24年工龄能拿到这个水平,在北京属于中等偏上——既靠持续缴费“攒”出底气,也得益于北京社平工资的逐年增长。
退休后的张师傅,每月养老金准时到账,喝茶遛弯不用看子女脸色。如果您也临近退休,不妨提前查查参保信息、算算“养老账”,心里有数,晚年更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