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到一些国外的顶级中国文物,并没有那种“气愤”的感觉,因为说实话,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自愿卖出去的。
尤其是民国时期,各国人都对中国文物或抢、或买或威逼利诱,多少绝美的珍宝就这样流失出去。
今天要说的这三铺佛像(整件数量总称为一铺),其中就有两铺只能在美国欣赏到。
![]()
隋金铜铸净土宗佛坛 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第一铺通高76.5厘米,底座34.4×30厘米,建于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被称为“范氏造像”。
它在清晚期出土于河北省赵州桥附近,这座著名的桥也是隋代李春建造的。
铭文上说,范家的八位女性献上这座祭坛,祈求祖先和后代能获得重生。整尊造像充满了建筑感,它以阿弥陀佛为中心,由一佛、二菩萨、二声闻、二缘觉、二力士共九尊构成。
他们身后还有缘觉、声闻以及弟子阿难像,布局严谨,层次分明。
![]()
细节
这铺佛坛最初并不完整,香炉、蹲狮、力士等构件是分铸后用插榫连接的,直到1947年才在博物馆里补全,终于恢复了原貌。
具体是谁挖出来的已不可考,当年被清廷大臣端方收藏。
1911年端方被暗杀,家人拿出一堆藏品出售,最后大多被日本藏家买到。然后到1925年,美国方面花费整整12.5万美元,将这铺佛像买走!
这笔巨款在当年相当于50万银元,可以买140套左右鲁迅同款四合院,32间房的那种,你想想是什么概念!
![]()
北魏鎏金青铜弥勒佛像 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这铺佛像细节上有所差异,但整体风格和工艺如出一辙。它同样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左右配以观音和势至菩萨,背景是镂空的七宝树。
尖拱形的树冠将视线向上引导,让沉重的金铜材质显得轻盈空灵。人物众多却布局和谐,主次分明,每一尊像的神态都栩栩如生。
比如菩萨身披的帛带、手持的石榴,都是绝美的画面!
北魏到隋代,属于一脉相承!当年太武帝灭佛之后,到隋朝又开始兴盛起来,这类佛像都透露出净土宗的信仰:人们希望通过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
背面
这铺佛像的经历同样传奇,它1918年在河北正定县大佛寺附近出土,后来辗转落入北洋高官王士珍手中。
然后他以15万元大洋的价格,将佛像卖给日本山中商会。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商会民国时在北京开了分店,经理叫高田又四郎,当时收集了数不清的中国文物。
再到1925年,洛克菲勒二世的夫人艾比,花费22.5万美元从商会手中购得,后入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这笔钱有多夸张呢?当时20.67美金等于1盎司黄金,换算下来差不多300多公斤黄金!
![]()
隋青铜鎏金佛坛造像 现藏于西安博物院
这第三铺还好不是民国发现的,它1974年在西安市雁塔区八里村出土。
通高41厘米,通体鎏金,镌刻隋开皇四年(584年)董钦造弥陀的铭文。
因为出土时间不远,加上它是该馆的镇馆之宝,经常十分细心的保养。所以直到今天,它依然金光闪闪,美得不可方物。
同样以阿弥陀佛为中心,是目前发现的隋代金铜造像中造型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一组。
![]()
是真的绝美
其实北魏到隋代的佛造像出土有不少,但不算那些单独风格。像这几件从造型风格到完整程度的“众佛造像”,全球也仅剩三铺了,遗憾的是美国独享其二。
不仅美观,还体现了当时佛教艺术从北朝向唐代的过渡,隋朝虽短只有38年,但确实为唐代奠定了基础。
流落海外的,确实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但也提醒我们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