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11月10日,记者获悉,随着2025-2026采暖季临近,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力集团陆续启动9400余公里供热管网、3400余座换热站的热态调试工作,居民家中的供热设施将逐步升温。
供热系统提前“热身”
筑牢今冬供热根基
![]()
热态调试是正式供暖前的关键准备阶段,其目的是对供热系统进行精细调节。供热并非简单的“一键启动”,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同运动员赛前需要热身,管网与设备也需通过调试逐步“苏醒”、缓慢升温,避免因温度骤变引发热胀冷缩而受损。
此外,热态调试也扮演着“侦察兵”的角色。经过数月“休整”,供热设施可能存有潜在隐患,而热态调试能使其提前暴露,便于热企与用户协同处理,将隐患消除在正式供暖前,从而确保整个系统在采暖季稳定、高效地运行。
优化热源格局
多“源”绘就温暖蓝图
![]()
随着2025-2026采暖季临近,长清电厂、聊热北线将首次投入运行。到2025年底,济南主城区将形成以七大外部热源为主、城区热源为辅的供热格局。这一多元热源结构,如同构建起一个强大的“能源矩阵”,不同热源之间相互补充、协同运行,将显著提升整体供热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此外,济南热力集团今年已完成80个住宅小区(换热站)的供热设施更新改造,并对295座换热站实施了大温差机组改造,从源头上夯实供热保障基础。
在服务方面,集团全面落实“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服务举措,深入推进帮办代办服务。96969客户服务热线通过引入智能客服扩容接听渠道,进一步压缩诉求响应时间,提升了问题处置效率和用户体验,切实守护市民温暖过冬。
“数智化”赋能
驱动供热服务精准高效
近年来,济南热力集团以“数智化”为引擎,成功突破传统技术与管理局限,推动供暖方式从依赖人工经验的“经验式”运营,向数据驱动的“精准式”调控转型,为“智慧能源”建设奠定坚实数据基础。集团搭建的全国供热行业首个ERP“智慧大脑”系统,深度融合大数据、动态水力计算等前沿技术,为供热运行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与决策辅助,显著提升系统调试与运行效率。
“得益于ERP‘智慧大脑’系统应用,采暖季期间的水力平衡调整时间将从以往的数天大幅缩短至数小时。”济南热力集团生产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通过集成大数据、物联网与移动应用,构建起覆盖热源、管网、换热站直至终端用户的数字化指挥调度平台。平台能够依据用户并网情况,智能指导管网初平衡调节,科学调配热源与流量分配。工作人员可实时监控全系统运行数据,精准掌握用户用热及户表信息,实现能源精细调控,让“温暖”服务更智能、更贴心。
随着2025—2026采暖季日益临近,为方便市民办理业务,自2025年10月15日起至2025年11月15日,济南能源集团所辖各热力燃气客户服务中心启动“早8点至晚8点”延时服务,周末照常办公。此外,市民也可通过“济南热力集团”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渠道办理便捷办理业务。
热力集团提醒广大用户,请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业务,警惕“代收代交”类诈骗,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