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11月10日上午,2025年四川省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在巴金文学院拉开帷幕。本次高研班特邀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徐可,《民族文学》主编陈亚军,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罗伟章,云南省作协主席范稳,《诗刊》副主编霍俊明,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张勇,以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鲁敏、石一枫、陈仓等九位国内知名作家、专家和名刊编辑现场授课。
![]()
启动仪式
全国名刊名编线上指导学员写稿
《山花》主编李寂荡、《人民文学》编审刘汀、《中国作家》编辑部副主任赵依、《人民日报》副刊主编张健、《北京文学》主编师力斌、《诗刊》编辑部副主任聂权、《红岩》编辑部主任吴佳骏、《草原》副主编赵筱彬等名刊编辑参与线上交流与改稿。《青年作家》主编熊焱、《四川文学》执行主编卓慧、《星星》诗刊编审李自国现场为学员提供针对性指导。来自四川省内及新疆、广西、海南、贵州、重庆等地的七十余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
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彭闯对远道而来的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并对青年作家朋友们致以热烈欢迎。他指出,巴金文学院是全国唯一在巴金先生生前以其名字命名的文学服务机构,是四川作家成长与成才的重要摇篮。他回顾了近年来中青年作家高研班的开展成效,期待青年作家认真听取专家指导,沉心观察生活、体悟时代,潜心打磨文字,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人民、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力作。
![]()
罗伟章授课
罗伟章上文学课:
找到并认同自身独特的主体性
来自甘孜的绕吉与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张子玥作为学员代表先后发言。绕吉表达了对此次培训机会的珍视,他从家乡的风土人情出发,分享了行走、阅读与写作的感悟,并期待在高研班中收获知识与成长。张子玥则回顾了自己写作道路上的“平凡瞬间”,作为一名文学新人,她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解答创作中的困惑,褪去青涩,实现成长,让文字更加成熟、更有温度。
![]()
罗伟章授课现场
开班仪式结束后,《四川文学》杂志社社长、作家罗伟章以“如何在写作中找到自我”为题进行首场授课。罗伟章指出,写作应始于身体的真实感受,重视身体的愉悦而非凭空想象,如此文字才能拥有温度与质感;在语言表达上,他强调要突破形式束缚,聚焦思维的有效传递,以破解“说人话难”的困境,避免陷入表达定式;同时,作家应坚守创作自主性,明确写作是源于“我想做”的内心驱动,找到并认同自身独特的主体性,保持“我能行”的自信与从容。他鼓励学员们勇敢表达,认为写作没有固定模板,若真有模板,那便是生活本身。
(巴金文学院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