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短篇小说集《文字药房》中,作者夏群借他人之口说:“世上90%的问题,都能靠阅读解决,那些不被定义为病痛、不会被医生诊断出来的困扰也是。”我以为,这是对西汉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一语的延伸和丰富。喜爱阅读的人,对夏群此语自是悠然心会。文学是人学,是语言学,是社会学,甚至事关医学,优秀的文学作品兼具打开世相、揭示真理、陶冶情操、疗愈身心的作用。在此意义上,《文字药房》中的八个短篇,也可以看作八粒以汉字精心炼制的药丸,对症者善读之,可以疗愈身心之疾。就像集子中的主打小说《文字药房》,故事里的女主角邹莉,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引下,借助对症书籍,治愈了失去独女的悲伤与痛楚,重新找到存在的意义和活着的理由。
这部小说集我仔细阅读了两遍。初览时看故事,感叹夏群写作视域的开张宏阔,笔下题材的纷繁多样,以及对现实生活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这体现了一个作家的敏锐眼光和道义担当。重温时品味其写作技法和故事内涵,敬服其驾轻就熟、圆融无碍的虚构才华,以及文有尽而意无穷的言外之意。这体现了作家深谙语言的炼丹术。
![]()
八个短篇,皆取自火热的现实生活,而题材无一重复。《亲情存折》观照姐弟之间撕裂又黏合的血脉亲情,《玻璃迷宫》观照外卖骑手的生存状态和婚恋状况,《文字药房》观照失独父母的创伤与悲痛,《A或非A》观照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顽疾,《为时不晚》观照底层人物的善与恶,《木字旁们》观照传统木器制作技艺的衰落与保护,《出走的语言》观照城里人与乡下人、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隔阂、矛盾与和解,《从终点出发》观照过度治疗和临终关怀。这些短篇若分散开来读,或许只是一个个好看的颇有意味的故事,但汇聚到一起,则集中凸显了一些浮泛在生活表面的或者隐藏于社会腠理的现实问题,并且每一个社会问题都不容忽视。重视并解决这些难解而又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关系重大,事关活着的质量,事关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甚至事关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由题材的选择可以看出,作者夏群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有独到眼光、有文学理想和文学抱负的作家。
选择题材首在匠心,处理题材首在才华,也在态度。小说不只是故事,但首先要讲一个精彩而完整的故事,否则严格来说小说是不成立的。夏群善于编织故事,铺陈情节,文字不疾不徐,从容而又引人入胜,结尾往往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亲情存折》《为时不晚》《A或非A》这三个短篇中故事情节的反转,更可见到她的匠心独运。写作是无中生有的文学创作,不仅需要才华,更需要深耕细作的写作态度,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由集子中的八个短篇,尤其是《木字旁们》《从终点出发》这两篇,可以看出夏群处理题材严肃、认真、端正的态度,显现她在写作上具有可贵的工匠精神。每虚构一个小说,她事前都必定做过细致、充分、深入的社会调查,不是率尔操觚,不是想当然。在读《木字旁们》的时候,我怀疑夏群出生在木匠世家,她的父亲就是一个好木匠,否则她怎么会对采伐工具、解木工具、平木工具、测量工具、雕刻工具这些木工工具,和一锯一锉、一刨一耪的木工实际操作如此熟稔?在读《从终点出发》时,我又怀疑夏群曾经长时间做过临终关怀服务志愿者,否则她怎么可能对这一行业的书写如此举重若轻,对临终者的现实表现和心理状态的刻画如此生动逼真?
夏群在八个短篇中,提出了至少八个社会问题。她既是提问者,也是积极解决问题的建设者。因为她同时又贡献了八个治病的药丸,或者说提供了八个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向。譬如对于绝症患者,与其施加过度治疗,不如给予温暖贴心的临终关怀,让患者平静安然地享受余生。譬如对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阅读对症的书籍是最好的疗愈良方。而书籍,仿佛万能丹药,可以治愈绝大多数心理疾病。这也是夏群作品与其他“问题小说”的判然分别。她笔下的社会问题是灰色系的,她的小说却阳光灿烂,真力弥满。
(作者系安庆市作协主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