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八届进博会吸引着世界各地主流商会和主流媒体的眼光。这同时是笔者和所执教的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多国留学生,第八次见证中国上海的世界机遇与相关国家展馆间的进博佳话。而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我和留学生还关注溢出效应即人文交流、合作共赢等话题。
以下,就是三位直接参与进博会相关活动的留学生感言。
陈皓冰(印尼):进博会规模令人感到震撼
第八届进博会的规模令人感到震撼,155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齐聚一堂,整个展馆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有多达300家全球大企业都来参与本届进博会,从高科技医疗设备到未来感十足的智能汽车,各种新奇展品应有尽有。不仅如此,组委会组织43个交易团、700多个采购团,专业观众都达到45万人次,这场面真是难得一见。
以往年进博会上的情况来看,东南亚国家的展区还是挺受欢迎的。记得去年印尼展台前总是排着长队,印尼的咖啡和特色小吃让很多参观者流连忘返。而这些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展品,着实给进博会增添了不少色彩。今年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来参展,东盟国家的展区规模明显扩大,走在展馆里,到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东西亚风情。
![]()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畅谈中国进博会对促进双边关系意义
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亲自为本届进博会印尼团做推介。他明确告诉我们:进博会直接促进了印尼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特别是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合作。
这届的进博会展示了461项创新成果,将近一半都是全球首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无创体检设备,只要6秒钟就能完成检测,一分钟就能出报告,简直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作为留学生,我认为进博会不只是个做生意的地方,而更像一个大型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感谢中国,连续十六年都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整个"十四五"期间预计进口超过15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这个数字,显然极为惊人。前七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已经突破5000亿美元,在这个全球经济不太稳定的时期,进博会确实给各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关本美爱(日本):全球创新与合作的大平台
在上海生活和留学复旦大学几年后,我意识到中国进博会早已不只是“展示货架”,而是全球创新与合作的平台。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课堂上,进博会是我们常议论话题。
![]()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们依托进博专线积极参与活动
今年我特别关注日本企业的表现,企业家们更加充满着希冀。像旭化成等日本的公司开始把进博会视为与中国共创的入口,强调围绕中国市场开展本地研发、与中国伙伴共同打造解决方案。即这种从“来卖产品”到“在中国创新”的转变,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来说也非常关键。
![]()
本届进博会溢出效应之一:中日先进技术对接会在沪举行
在上海生活,我能明显感受到中国科技和消费趋势的速度。比如,电动车、移动支付普及率极高,许多创新走在世界前列。如果日本企业还按过去节奏行动,很可能错失机遇。进博会正是一个快速理解趋势、融入市场的窗口。同时我发现,中国企业现在更重视与国际伙伴合作开发产品与技术,这和以前单纯竞争的印象不同。所以日本企业如果能以合作伙伴身份出现,理解本地需求、打造本土化创新才能取得成功。当然,中日文化节奏差异仍然是存在,但作为留学生,我感受到年轻一代沟通更顺畅,也愿意跨文化合作。我们这一代正逐渐成为两国之间的天然桥梁。如果未来更多跨国人才参与进博会相关合作,日中两国密切人文交流和共创经济合作、科技进步,就一定会有更多可能。很高兴,加强合作是当前的主旋律。
除此之外,进博会的开放和多元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在同一个空间交流理念、展示技术、寻找合作方向,这种氛围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观察机会。每次参观,我都能感受到中国与世界相互连接的速度,也会重新思考日本企业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置。总体来说,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合作趋势与产业未来。我也希望未来能从观众变为参与者,为日中共创贡献力量。
柳现昌(韩国):进博会志愿者的实地感想
我有幸参加了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志愿者工作。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新时代 共享未来”,展会也强调了“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的理念。来自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都来参加,展示了很多新产品和新技术,是一个真正的国际舞台;令人耳目一新。
![]()
韩国消费品企业纷纷看好中国大市场的不断扩容
第一次进入展馆的时候,我就被现场的规模和组织水平震惊到了。展馆分得很细,每个区域的安排都很有秩序。志愿者们在活动前都接受了培训,然后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我主要负责给观众指路和回答他们的问题。每天要和很多外国观众交流,要用中文、英文、韩文一起沟通,虽然有时候很累,但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通过这次经历,我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学会了怎样冷静地处理不同的情况。我同样感受到:进博会不只是一个卖东西的地方,更是各国技术、文化和价值交流的平台。我注意到很多展位都在介绍“创新”和“绿色”主题,比如环保、节能、可再生能源等内容。通过这些,我感受到现在世界都在关注可持续发展。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都积极参与,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目标,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在服务世博会过程中,我不只是一个帮忙的人,我觉得自己也成了连接中国和世界的小桥梁。我帮助外国观众解决问题时,发现虽然语言和文化不同,但真心的沟通是能让人互相理解的。那一刻我觉得,交流并不只是说话,而是让人感受到尊重和友好。同时,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中国开放政策的实际行动。进博会不仅是一个展会,更是中国和世界合作的重要窗口。我看到很多国家在现场进行项目合作、投资洽谈,说明中国在国际经济中越来越重要。
这次志愿活动让我个人也成长了很多,这次进博会志愿经历,对我来说不是短暂的工作,而是一段让我真正理解“开放与合作”精神的宝贵体验。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导师)
原标题:《复旦留学生热议进博会:展示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合作趋势与产业未来》
栏目编辑:齐旭
来源:作者:要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