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厚流光”朱德群与乔治·马修双人展,从11月10日到12月26日,在位于长乐路1242号的老洋房——上海荣垆艺术空间与公众见面。展览聚焦两位二十世纪艺术巨匠——旅法华裔艺术家朱德群与法国抒情抽象先驱乔治·马修,甄选两位大师创作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代表作品,通过“光”这一主题线索,呈现了两位艺术家抒情抽象的艺术对话与彼此的呼应。
![]()
步入老洋房,精致的展陈空间内,两位艺术家以“光”为主题作品,得以完美的多维呈现,又在与荣垆空间本身作为一座“光的容器”相衬相映。在朱德群的作品中,色块与线条交织、明暗与冷暖对话,光在画幅中诞生并演化为浮动的光晕;而乔治·马修则通过延展的线条与奔涌的色彩打造强烈对比,宛如夺目的光束。他们的艺术实践不仅是形式突破,也是东西方思想的交融,共同为20世纪下半叶的艺术发展开辟了方向。
![]()
展览主题“德厚流光”在法语中兼具"光明"与"智慧启蒙"的双重内涵,这一双重含义恰如其分地呼应了两位艺术家的创作特质。中文标题"德厚流光",出自《春秋毂梁传》,意旨“德泽深厚,光耀后世”,象征两位大师瑰丽的艺术遗产与其持久的陶染。
![]()
朱德群以独特的视角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抽象艺术相融,1955年,他抵达巴黎,在艺术自由的氛围中,开启了抽象艺术研究之路。受西方抽象艺术的启发,朱德群脱离具象绘画,捕捉起“控制中的自发性”,实现了艺术语言的跨越与转变。他强调“在心中演绎自然”,画面并非外部风景的再现,而是内在精神的外化。其作品《构图第248号》展现了东方书法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融合,而1996年水墨作品《无题》则体现了即兴与均衡的张力,是中西艺术精神结合的典范。
作为抒情抽象之父,乔治·马修以使用长杆笔并将颜料直接从管中涂抹到画布上而著称,被誉为二战后巴黎抒情抽象运动和非正式主义潮流的开创者,也是20世纪50-60年代最前沿、受评价最多的欧洲艺术家之一。1957年马修首次抵达日本,从书法中提炼出非象征性的书写表现形式,笔触自由且洒脱,观众面前现场作画的形式也极其前卫,对照鲜明的色彩、厚重的颜料质感加之强烈的肢体演绎,构成了马修独树一帜、人画合一的艺术语言。本次展览中的作品《Excideuil》,以深沉的色调铺底,中央由迅疾而果断的笔触交织而成,宛如瞬间迸发的能量在画布上凝固。
![]()
此次展览聚焦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艺术界公认的创作成熟与市场价值并重的“黄金时期”,通过“光”这一主题的多维阐释,重新定义了经典作品在学术与市场中的双重地位。朱德群的作品融合了中国书法的韵律与西方抽象表现力,而乔治·马修的作品则见证了欧洲抒情抽象与美洲抽象表现主义之间的深度对话。展览展示了二十世纪中期的经典之作,并强调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史的重要构成,还是当下艺术市场中的增值资产。
![]()
展览对话所在地“荣垆”是一个融合了历史建筑、艺术典藏与审美叙事的独立艺术空间。荣垆所在的承载百年历史的建筑,最早由清末大臣李鸿章为其双亲建造,也曾作为私人俱乐部及上海“面粉大王”荣德生的故居。如今,荣垆的展厅如同一座“熔炉”,让不同媒介的创作叙事在此自由流动与共生,为历史老建筑赋予当代意义,也为观众提供了区别于美术馆和拍卖预展的独特体验。
展览将持续到12月26日,市民可通过“荣垆 RONG LU”官方微信号,免费预约参观。
编辑: 章海燕
责编: 师玉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