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之美,恰在其容纳万物的博大胸怀,自西汉设郡便成为多民族聚居共生的家园,各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多元文化在此交相辉映、深度交融,织就了绚烂多彩的文化长卷,也让敦煌得以汇聚四大古老文明的精华,成为“石榴花开,同心筑梦”的生动注脚。其中敦煌壁画是这份交融最直观、最动人的杰作,每一笔色彩皆源于多民族智慧的碰撞。这份深厚的民族交融底蕴,在当代有了更鲜活的传承形式,乐动敦煌文旅产业综合体项目以此为灵感应运而生,以 “让文化活起来” 的理念,让千年民族情谊在当下延续。
![]()
![]()
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从莫高窟壁画中汲取灵感,以西域乐师的追梦故事为线,将不同民族的乐舞元素串联,通过沉浸音效与光影技术,让观众在游走间感受民族文化交流的魅力。此外,作为《乐动敦煌》的国际巡演版及衍生剧目《乐动敦煌・盛世妙音》,在复原古乐器演奏的基础上融入多民族音乐特质,用15首古曲深刻阐释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的理念,以开放姿态搭建跨文化艺术桥梁,对外巡演时与当地音乐家共同排练打磨,凭借跨文化默契碰撞出独特艺术火花,让敦煌乐声与本土韵律完美交融,既让敦煌的民族交融之声传向全球,也为世界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
![]()
![]()
![]()
![]()
![]()
在研学体验层面,项目同样紧扣民族融合主题。“莫高窟 736 窟 —— 敦煌文化新空间”五大展区打破静态陈列。“万神云构”以壁画直观呈现古代各民族、各文明的交融互鉴;“莫高匠心”“天工织梦”则聚焦剪纸、榫卯、唐卡及古乐器等非遗技艺,触摸不同民族的匠心传承;“天音无界”的光影互动、NPC 叙事与 “妙音寻境” 的 VR 沉浸体验,更将文化感受从被动欣赏转为主动参与。
![]()
![]()
![]()
乐动敦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推出的19门敦煌特色研学课程,敦煌舞、泥坯画、泥塑、敦煌星图等,以“人人皆为传承人”为核心,让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中对话古代工匠,将民族融合的历史底蕴与非遗技艺的精髓,通过研学场景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文化体验,完善了从展区体验到课程实践的全链条传承路径。
![]()
![]()
![]()
![]()
大型丝路非遗文化互动街区上元市集,则将这份交融融入烟火气中,成为多民族文化碰撞的鲜活缩影。复刻壁画形制的“上元安康踏歌台”常年不定时文艺演出,让古乐歌舞与历史场景相映成趣;近12米高的燃灯轮塔矗立一旁,风动藻井随晚风轻晃。更令人驻足的是市集的美食区域,东市汉唐街还原中原饮食风貌,西市西域街则满是异域风味,一口便尝出游牧民族的饮食智慧。上元雅集的文创空间,飞天图案被绣进服饰与披肩,古乐谱符号印在笔记本与书签上,让承载着民族记忆的敦煌元素,成为可带走、可传播的文化符号。
![]()
![]()
![]()
![]()
![]()
![]()
![]()
![]()
从壁画中的千年交融,到文旅项目中的当代传承,敦煌文化始终是民族文化共生的典范。乐动敦煌的“破壁”之举,不仅让敦煌文化成为跨越国界的符号,更让各民族“同心筑梦”的情谊永续流传。最好的保护,是让文明活在当下;最高级的传承,是让每个人都成为民族交融的见证者与续写者。这便是敦煌留给我们的,跨越千年的文化启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