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勤记录全是全勤,领导检查时他永远在岗,可整整三十年,他作为井下采煤工,竟说不清煤矿底下到底什么样。大多数时候,他不是在宿舍睡觉,就是上山抓野兔——这就是我姑父,一位76岁的退休煤矿工人,一位把体制内规则“玩明白了”的老爷子。
他现在每月拿着6000多块的退休金,日子过得美哉快哉,每天抽烟、喝酒、打麻将,堪称神仙生活。可他能拥有这样幸福的晚年,全靠当年那手独特的“野兔哲学”。
![]()
他是国营煤矿的正式工,却几乎从不下井。他的秘诀就在于:会套野兔,更炖得一手好野兔。他从不吃独食,每次抓到野兔,总会邀请管着他的班组长们一起来喝酒吃肉。临走时,还不忘给每人捎上一只处理好的兔子。
在那个物质不太丰富的年代,这简直就是“硬通货”。关系处到位了,自然有人乐意在他的考勤簿上打勾,上级检查时也总会有人帮他打掩护。他就这样安然地在纪律的边缘过了三十多年,到龄顺利退休。
![]()
所以,如果在体制内真的感到疲惫,又无法离开,或许关键不在于拼命干活,而在于像姑父那样,找准维系关系的“野兔”,走在规则边缘却不越线,最终稳稳当当地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所以,回头看姑父这大半辈子,他的“野兔哲学”其实很简单:工作不是目的,生活才是。 他看似从未真正下井挖过一车煤,实则挖通了另一条更重要的通道——人情世故的巷道。别人付出的是汗水,他付出的是野兔和手艺,最终都兑换成了同一张退休工资单。
![]()
这套哲学,说白了就是:找准“硬通货”,维护“关键人”,守住“底线规则”。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在特定的环境里,炖好一锅野兔,可能比挖好一吨煤更“有用”。这无关对错,只是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