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稳居贵州白酒前三的酱酒品牌,国台酒业在 “酒二代” 闫凯境接任董事长近一年后,仍未摆脱行业调整期的发展困境。业绩下滑、核心产品价格倒挂、IPO 进程停滞等问题持续发酵,其提出的数智化转型战略尚未显现明显成效,冲击行业前列的目标面临多重考验。
![]()
换帅开启 “数智化” 新局,2025 年目标 60 亿元
2024 年 5 月,国台酒业完成管理层更迭,创始人闫希军之子闫凯境接任董事长,标志着企业正式进入 “酒二代” 治理阶段。新管理层上任后,将数智化转型定为核心战略方向,试图以此破解发展瓶颈。
闫凯境明确表示,数智化是酿酒行业的必然趋势,国台酒业正从四大维度推进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体系、优化数字供应链效率、深化数字化营销、强化用户导向的创新能力。同时,企业建立月度战略工作会机制,通过常态化研讨破解行业战略难题,意图强化市场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国台酒业将 2025 年业绩目标定为 60 亿元。但从近期披露的数据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存在不小压力 ——2024 年公司营收仅超 49 亿元,较 2021 年含税销售额百亿的峰值已腰斩。
业绩下滑叠加价格倒挂,渠道信心承压
国台酒业的业绩波动,与酱酒行业从品类红利向品牌竞争转型的趋势密切相关。2017 年至 2020 年,借助酱酒热东风,其营收从 5.73 亿元飙升至 40.05 亿元,2021 年更是突破百亿规模。但随着行业回归理性,2022 年起企业业绩进入下行通道,2023 年销售额预估约 70 亿元,2024 年进一步下滑至 49 亿元。
价格体系失衡成为另一个突出问题。核心产品国台国标酒 2019 年版官方建议零售价 699 元 / 瓶,而官方天猫旗舰店折后实际售价仅 329.08 元,近乎腰斩。这一现象已蔓延至国台龙酒、国台十五年等多款主力产品,终端售价普遍低于官方指导价,反映出渠道库存压力与品牌价值的失衡。
IPO 停滞四年引连锁反应,行业调整期挑战加剧
国台酒业的发展困境,与停滞四年的 IPO 进程存在直接关联。早在 2011 年,企业便启动上市计划,2020 年提交 A 股招股书,但因证监会提出的 47 项问询(聚焦重大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问题),2021 年主动撤回申请,后续辅导备案后再无实质性进展。
IPO 折戟直接影响渠道信心。此前参与 “股权激励,厂商联盟” 计划的经销商,因上市预期落空,叠加库存高企,纷纷降价抛售产品,进一步加剧了价格倒挂现象,形成恶性循环。
从行业背景来看,当前白酒行业分化态势明显,CR6 指标持续攀升,头部酒企凭借品牌与渠道优势展现出更强韧性,而中小品牌则面临 “量价双降” 与费用高企的双重压力。国台酒业的困境并非个例,折射出行业粗放增长模式的弊端 —— 过度依赖渠道压货,品牌价值与全国化运营能力未能跟上扩张步伐。
对于国台酒业而言,数智化转型的规划虽契合行业趋势,但短期内难以扭转业绩下滑、价格失衡的现状。如何重建渠道信心、提升品牌溢价、构建可持续增长模式,成为其在行业调整期破局的关键。后续转型成效及业绩改善情况,将持续受到行业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