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哈佛提醒:过了65岁,血糖若能控制在这个范围,可以松口气了

0
分享至

过了65岁,身体很多地方都开始变得敏感,血糖就是其中最不稳定的一个。很多老年人去医院体检时,拿着一份“空腹血糖6.0毫摩尔每升”的报告单,既不是糖尿病,也不是完全正常,整个人就在“要紧不紧”的边缘反复焦虑。

其实在医生眼里,只要空腹血糖能控制在5.6到6.1这个区间,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已经是相对安全的。不是说完全没有风险,而是这个范围对65岁以上的人群来说,已经足够能让人安心。



年龄大了,血糖调节能力肯定是下降的。不是说光戒糖、走路就能解决问题,身体本身的胰岛素敏感性就会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变差。

这不怪谁,这是自然规律。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人群中,近四成存在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也就是说,吃一样的东西,年轻人吃完没事,老人吃完血糖就飙上去了,这就是身体调控机制开始变得“笨拙”的表现。



有些人血糖高了点,却一点症状都没有。这就是糖尿病的“隐形打法”,等到真出现尿多、体重掉、乏力这些症状,往往已经不是初期了。医生反复说,控制血糖,关键在早期识别和稳定维持。

过了65岁之后,身体恢复能力减慢,就更不能靠“拖着看”来解决问题。控制血糖这事,并不是一定要压到年轻人的标准才算达标。对老年人来说,适度的“宽容区间”反而更安全。



过度控制血糖也会有问题。很多老人一听说自己血糖偏高,就马上严格控糖,主食减到几乎没有,水果一口不吃,天天只吃青菜和白鸡胸肉。

这样搞的结果是营养跟不上,血糖确实低下来了,可人也瘦得不行,免疫力下降,走两步都喘。医生提到,老年人低血糖的风险比高血糖还要可怕。血糖一旦掉到3以下,很容易出现意识不清、晕倒,甚至诱发脑血管意外。



所以,控制血糖不是控制得越低越好,而是维持在一个合理、稳定、适合自己的区间。5.6到6.1这个空腹血糖范围,既不会因为高血糖引发并发症,也不会因为低血糖导致营养不良。

这个区间是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得出的,是比较适合老年人的“安全带”。不追求极限,不搞激进,保持身体在一种“刚刚好”的状态,才是真正的稳。



有医生对上千名65岁以上人群的血糖水平做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血糖维持在5.6到6.1之间的人,发生视网膜病变、肾功能异常、神经损伤的概率明显低于血糖更高或更低的组。

也就是说,在这个范围内生活,人的身体能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代谢状态,不会因为糖代谢紊乱牵连其他系统。



更重要的是,这个范围内的血糖波动也比较小。很多老年人吃饭一不规律,血糖上下浮动大,心脏和脑部血管都容易出问题。特别是夜间低血糖这种情况,常常被忽视。

睡着了人不知道,血糖一低,大脑缺糖,容易出现夜间惊醒、出汗、心悸,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长期反复低血糖,会让人变得更怕吃、吃不进去、营养越来越差,恶性循环。



不少人都误以为糖尿病就是不能吃糖,其实这句话不完整。糖尿病是不能乱吃糖。老年人更需要合理配比碳水、蛋白和脂肪的摄入,而不是一味地吃“寡淡食物”。

血糖控制稳定的前提是三餐有规律、食物搭配得当。如果只靠不吃甜的来控糖,那太片面了。饮食是一方面,运动也是关键。



不是让老人天天跳操跑步,而是根据自己的体能做些可持续的活动,比如饭后散步、打太极、做简单的拉伸。

除了饮食和运动,心态也很重要。很多老人一听医生说“糖有点高”,就开始紧张、焦虑、晚上睡不着,结果越想越多,身体越乱套。



医学上有个词叫“应激高血糖”,就是说人在焦虑或精神压力大时,体内会释放一些升糖激素,让血糖升高。也就是说,有时候不是吃出来的高血糖,是想出来的。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血糖控制不只是生理上的事,还有心理上的因素。

人在65岁以后,最重要的其实是“稳”。身体别折腾太多,日子别搞得太紧绷。如果能把空腹血糖稳定在5.6到6.1这个范围,不容易出大问题,也方便日常生活安排。



这个范围在医学上叫“糖耐量减低”,是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灰色地带。控制得好,可以长时间维持这个状态,甚至逆转;控制不好,就可能朝着糖尿病的方向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也是按照这个范围设定的。很多人查出来是5.7、5.9就开始恐慌,其实没必要



只要生活方式调整得当,血糖是可以长期保持在这个区间的。国内有研究指出,通过规范饮食和中等强度运动,半年内将空腹血糖从6.2降到5.9是有可能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执行力。

要注意的是,控制血糖并不是每周测一次就行了。老年人建议每月至少自测两到三次空腹血糖,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人群,血糖和其他指标之间是有关联的。



有些人血糖没问题,可血脂飙高,结果也引发了代谢紊乱。血糖只是一个代表指标,更大的框架是“代谢健康”。这点必须看清楚。

对老年人来说,能在生活中找到一套既舒服又有效的血糖管理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花里胡哨的降糖产品,不要相信偏方,更不需要天天捧着一堆功能食品。



按时吃饭,适度活动,稳定情绪,定期监测,只要能坚持,身体会慢慢找到自己的平衡点。把握住这个5.6到6.1的区间,就像给身体装了一个“护栏”,虽然不能保证绝对安全,但能有效降低出轨的风险。

在笔者看来,老年人没必要为了“完美血糖”去搞得自己吃也不香、睡也不稳、整天担心东担心西。只要血糖稳定在合适的范围,医生也不会太紧张,家人也会放心。活得自在,吃得顺心,检查不吓人,生活才踏实。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共识专家组. 老年糖尿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修订版)[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6):589-597.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流行现状报告[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4,32(5):361-367. [3]高血糖相关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3,39(4):292-298. [4]杨建中, 刘海燕. 老年人血糖控制目标的探讨[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24,20(2):83-86. [5]王志刚, 李月.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防控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9):2231-2234. [6]陈雪梅, 张洁. 糖尿病前期患者干预管理效果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4,30(3):387-391.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民宿被曝变身卖淫场,性工作者称中国游客更大方。

日本民宿被曝变身卖淫场,性工作者称中国游客更大方。

环球趣闻分享
2025-11-09 14:20:06
蒋介石晚年最后悔的三件事,爱错一个人,杀错一个人,放错一个人

蒋介石晚年最后悔的三件事,爱错一个人,杀错一个人,放错一个人

风飘飘而吹衣
2024-12-08 14:07:17
随着辛纳2-0,ATP年终总决赛首轮战罢,四场直落,小组排名更新!

随着辛纳2-0,ATP年终总决赛首轮战罢,四场直落,小组排名更新!

越岭寻踪
2025-11-11 06:25:24
祖雄冰原配首次发声,视频拍摄和发布者曝光,他该何去何从

祖雄冰原配首次发声,视频拍摄和发布者曝光,他该何去何从

平老师666
2025-11-10 20:58:42
荷兰首相发声也不管用!为了安世公司,中国用新招:不怕把事闹大

荷兰首相发声也不管用!为了安世公司,中国用新招:不怕把事闹大

观星赏月
2025-11-11 06:16:01
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辩,中方开始算总账,率先追责美国

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辩,中方开始算总账,率先追责美国

爱意随风起呀
2025-11-11 10:49:15
金价,爆了!华尔街大佬:黄金开始取代美债,成为无风险资产

金价,爆了!华尔街大佬:黄金开始取代美债,成为无风险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12:19:03
太突然!严蓬去世

太突然!严蓬去世

大象新闻
2025-11-10 13:34:06
我年终奖8千,其他同事8万,老板要我跟我续签20年合同,我笑了

我年终奖8千,其他同事8万,老板要我跟我续签20年合同,我笑了

张道陵秘话
2025-11-08 16:32:14
毛主席纪念堂坐像不够威严,专家决定拆除,韩福裕:摆上鲜花试试

毛主席纪念堂坐像不够威严,专家决定拆除,韩福裕:摆上鲜花试试

兴趣知识
2025-11-08 16:37:14
当着190多国的面,泽连斯基再次喊话中国,要求北京必须办一件事

当着190多国的面,泽连斯基再次喊话中国,要求北京必须办一件事

瞳哥视界
2025-11-10 22:42:31
困扰多年的疑问:老外中了大奖为什么不用戴面具?

困扰多年的疑问:老外中了大奖为什么不用戴面具?

基本常识
2025-11-06 22:02:56
吉星高分04C星发射任务失利

吉星高分04C星发射任务失利

界面新闻
2025-11-10 16:38:17
霍震霆没想到,官宣新身份没多久,儿媳郭晶晶再次让阔太圈沉默了

霍震霆没想到,官宣新身份没多久,儿媳郭晶晶再次让阔太圈沉默了

以茶带书
2025-11-10 16:06:23
两部门:加快突破大容量长时储能技术

两部门:加快突破大容量长时储能技术

财联社
2025-11-10 16:21:09
陈若琳也未想到,退步到第5名的全红婵,意外收获口碑暴涨

陈若琳也未想到,退步到第5名的全红婵,意外收获口碑暴涨

小娱乐悠悠
2025-11-11 10:59:12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记者:王钰栋身体疲劳已返杭,不参加熊猫杯;多人也有伤病

记者:王钰栋身体疲劳已返杭,不参加熊猫杯;多人也有伤病

懂球帝
2025-11-11 09:54:06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人类有多渺小?已飞252亿公里的飞船,最后传回的照片令人敬畏!

人类有多渺小?已飞252亿公里的飞船,最后传回的照片令人敬畏!

火星一号
2025-11-10 13:53:58
2025-11-11 13:08:49
男女那点事儿儿
男女那点事儿儿
分享探讨商业智慧
263文章数 93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取钱被追问用途律师:已拒绝建行道歉 向监管部门控告

头条要闻

取钱被追问用途律师:已拒绝建行道歉 向监管部门控告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旅游
游戏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北京二环内的真实生活,祖孙三代在小院里的欢声笑语,真温馨!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旅游要闻

十五运会开幕 带动景点商圈人气

《辐射4》遭差评轰炸:十周年更新只为圈钱 吃相难看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