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全球约有 35 亿人受到口腔健康问题的影响,这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口腔健康状况不佳与食管癌(EC)的较高风险有关,食管癌包含两种主要的病理亚型——食管腺癌(EAC)和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这两种亚型每年共同导致约 44.5 万人死亡。
口腔微生物组已成为食管癌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素;然而,其确切机制仍有待全面了解。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负担最为沉重。在这个高风险地区,探究口腔健康、口腔微生物组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2025 年 11 月 5 日,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陈兴栋研究员、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索晨研究员、吕明研究员等在 Cell 子刊Cell Reports Mdicine上发表了题为:The comprehensive oral microbiome landscape unveils its interplay with poor oral health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isk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绘制了口腔微生物组全景图谱,揭示了其与不良口腔健康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风险中的相互作用。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口腔健康状况不佳,会增加患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风险,口腔微生物组(Oral Microbiome)被认为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然而,基于人类的证据仍然有限。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了 390 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病例对照的唾液宏基因组测序数据以及 206 对新发食管癌(EC)病例对照的 16S rRNA 测序数据。
研究团队发现,50 种细菌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发生了变化(例如,
Porphyromonas catoniae增多,
Campylobacter rectus减少 ),并且 54 条生化途径受到干扰(例如,肌苷 5′-磷酸降解途径)。这些特征可能介导了口腔健康状况不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 (ESCC) 之间的关联。值得注意的是,在
Streptococcus mitis水平较低的人群中,这种关联更为显著,这表明与硫胺素回收和能量代谢相关的途径可能与此有关。
在验证数据集中的一致发现,进一步支持了口腔微生物组与口腔健康在食管癌风险中的相互作用。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宏基因组和 16S rRNA 分析鉴定出食管癌中的口腔微生物组变化;
口腔健康状况不佳会通过口腔微生物组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
Streptococcus mitis
与口腔健康状况不佳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食管癌的风险。
![]()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结果突显了针对口腔微生物群进行精准干预以改善口腔健康在预防和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潜力。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medicine/fulltext/S2666-3791(25)00504-X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