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手机不会挂号,医院自助机像堵墙,28.6%的同龄独居阿姨被晾在门诊大厅——昨天北京朝阳,李阿姨因不会扫码取号,排队三小时血压飙到180,导火索就是“数字鸿沟”。
![]()
别再说“慢慢来”,慢一步就是生命危险。
![]()
她每天擦六小时地板,家人却嫌她“不会点外卖”。
洗衣机全自动,连“帮帮我”的借口都被机器抢走。
丧偶第二年,她平均每年搬2.4次,像行李一样被子女“轮养”,住哪都睡不踏实。
银行卡里躺着42万,却找不到一个深夜能说话的人。
社区新开的“时间银行”倒有人教她剪视频,可第一课就卡在她不会调字体大小。
别光喊“适老化”,先把挂号软件字体放大三倍再说。
阿姨们想学,可App更新比她们手速快。
老年大学报名靠秒杀,网速慢的只能捡别人不要的插花班。
政策年年出,真正落到她们手里的,常常只是一张宣传折页。
说白了,不是61岁太脆弱,是智能时代把她们直接跳过。
想救场也简单:医院留一个人工窗口,子女把教爸妈用手机写进“孝道KPI”,社区雇几个60后“同龄导师”,一帮一,一周就会。
别让机器赢了,让阿姨们先赢一次。
网友跟帖:
“我妈也是61,去年还不会扫码,现在天天在老年大学拍抖音,粉丝比我多,秘诀就是同桌老姐妹一句一句教。
设备不是重点,有人陪才关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