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洱海鱼类生态调控第一阶段
圆满落幕之后
第二阶段生态调控工作
将于11月11日至30日开展
作业时间为
每日19:00至次日8:00
11月30日8:00结束
作业船只移出洱海
第二阶段生态调控将继续通过科学捕捞
推动湖泊生态系统功能稳步修复

![]()
![]()
为何坚持鱼类生态调控?
洱海鱼类调控是精准生态修复
通过优化鱼类种群结构
完善湖泊生态功能
让生态链高效运转
助力水生植被、浮游动物
恢复重建自净能力
系列措施的落实
有助于促进湖泊内源污染治理和水质改善
是实现洱海绿水青山
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
洱海的鱼类生态调控有别于其他湖泊的渔业捕捞。对于银鱼、西太公鱼和䱗等外来鱼类,坚持“应捕尽捕”的原则,进而有效控制和防治外来鱼类入侵;对于大规格的控藻鱼类坚持“可捕才捕”的原则。
![]()
![]()
科学规范:严守生态红线
第二阶段延续第一阶段的严格要求
保障调控安全有效
调控区域
除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外的洱海湖区
调控对象
银鱼、西太公鱼和䱗等
小型外来鱼类以及200克以上的鲫鱼
具体调控要求
![]()
大理市洱海管理局提醒:渔民需遵守安全规定,做好防护。
共护碧水:你我同行
渔灯映波
是洱海保护治理的诗意实践
亦是全民护湖的温情注脚
多年来,广大渔民积极响应政策
主动调整捕捞方式
以实际行动守护洱海水生态环境
这份坚守
让渔灯与碧波相映的乡愁
在代代传承中愈发清澈绵长
来源:大理州洱海管理局
编辑:杨润婷
值周:张辉 黑浩川
主编:李胜
生态环保普法宣传小知识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苍山保护管理范围内的重点保护对象为:
(一)苍山冷杉、杜鹃林等特色高山森林生态系统;
(二)列入国家、省保护名录的野生动物、植物,以及苍山特有的野生动物、植物;
(三)感通寺、中和寺、玉皇阁、苍山神祠、无为寺、马龙遗址、古陵墓、石刻、岩画等文物古迹;
(四)七龙女池、龙眼洞、天龙洞、清源洞、花甸坝、脉地大花园及溪流、瀑布等自然地貌;
(五)洗马潭、黄龙潭、双龙潭、黑龙潭等第四纪冰川遗迹;
(六)大理石等矿产资源;
(七)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