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笔、绘陶、掐丝......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的第五届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大会现场,传统技艺展演环节引人注目,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家老字号企业同台展示技艺。
![]()
图为参会人员正在了解中华老字号传统技艺。
为发挥中华老字号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自主品牌,促进消费扩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届大会以“守正传承 创新发展”为主题,现场发布了《中华老字号年度发展报告(2025)》及一批中华老字号守正创新优秀案例。
报告显示,2024年中华老字号整体发展稳中有进、势头良好,创新活力与内生动力明显提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地区分布广泛。1450个中华老字号分布于全国36个省市,近半数集中于华东地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四川、山东等地数量居前。
行业类型更加多元。涵盖7个类别32个行业,其中食品制造业以275个中华老字号位居首位,占比达18.9%;餐饮业、酒饮茶制造业分别位居第二、第三位。
中小企业成为主导。中小企业占比达50.2%,中型、大型及微型企业占比分别为23.9%、13.8%、12.1%。
行业整体实现盈利。2024年营业收入规模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4成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1000万元以上企业占比达78.7%。2024年利润总额达3559亿元,同比增长2.1%。今年前三季度,中华老字号利润总额达2400亿元。
品牌竞争优势显著。26个中华老字号进入胡润《中国300强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估值总额达到1.34万亿元,展现出强大的市场价值和品牌生命力。
市场拓展稳步推进。超半数中华老字号开展连锁经营,线下门店总数达95.1万家,其中直营店达4.4万家。线上业务快速增长,2024年线上销售总额达899.6亿元,同比增长55.1%;今年前三季度线上销售额达653亿元,同比增长3.6%。国际化布局加速推进,13.7%的企业开展了海外业务,海外营收总计500.6亿元,有效带动国货走出国门。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中华老字号平均年龄达145.5岁,近六成存续时间超百年,其中27个中华老字号存续超500年。六成以上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目总量达1260项,其中287项为国家级项目。拥有各类文物近4万件,其中75家企业拥有珍贵文物,170家拥有鉴定文物。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表示,中华老字号坚持以人为本,厚植匠心精神,强化科技赋能,主动拥抱市场变化和时代传承,以守正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迸发出全新的活力,探索形成了一批值得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将持续依托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际舞台,搭建中外品牌交流平台,推动老字号与国际品牌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从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共享经验、共拓市场,将更多的中国精品带给世界,也将世界名品引入中国,共同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摄 记者 黄芷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