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把党拉起来的时候,口里念的还是振兴中华,三民主义挂在墙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摆在台面上,很多人跟着走,觉得这条路能带着国家脱出那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格局,风向后来变得快,蒋介石把手伸到实权上,军的权杖压到政和党上面,顺序倒过来,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组织像在沙地上搭楼,很多基层党部常常只剩一两个人维持场面,还要扛纪念周的旗子,天下为公那句话还在挂着,派系你来我往,街巷里的心思转向别处,理想就淡了。
![]()
国共打起来的时候,政权跟大地主和大商人贴得近,土地问题没落地,田里的事拖着走,财政要撑住统治,税条一条条加,钱面上又涨得快,市面紧,人家的日子紧,心就不在这边,撤到台湾之后,框架换了,蒋家父子做过一些地方层面的手术,路修了,制度也补了几块,权的手段还是重,二二八留下的裂口一直在,蒋经国走后,李登辉接班,先把蒋家的力量一段段清掉,口里有过奶水论的说法,用党内的资源去喂另一边的力量,民进党拿到助力,党内分出新党和亲民党,两块三块分走元气,二〇〇〇年那场选举坐到旁边看人上台,两岸的老立场开始松,路线就糊了一层。
![]()
二十一世纪的路上,国民党的步子不算好看,马英九那几年认九二共识,两岸的交流开了门,人来人往,核心的说法停在不统不独不武,统一的问题不敢把脚迈到更深的地方,这几年的马场町秋祭这些场面能看出一层内部的心结,党主席郑丽文要在复杂的局里找一种稳的姿态,外面有民进党的压力,里面有老一辈的不同意见,历史怎么讲、两岸怎么站,桌上很难凑成一个同一版本,会议一场场开,力气大多花在内部磨合上。
![]()
百年走下来,从先驱的位置到今天的进退之间,这个过程不是偶然,给人的提醒很直白,一个党要把初心抓稳,要对着时代的节奏走,要能把最广大的利益装进自己的议程里,资源再多历史再长也不够用,孙中山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还在书页上,人还在路上走,国民党这几年在路线和组织上要把偏差校正,把理想拉回到起点那条线,民意在哪边,结局常常就向哪边倾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