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寒冬,在莫斯科以西大概200公里处,有个在地图上看毫不起眼的凸起地儿——勒热夫突出部,它成了苏德战争里最血腥残酷的“绞肉场”。
这儿既不是斯大林格勒,也不是库尔斯克,可在德军内部,光是提到这名字,士兵们就吓得脸色大变。当时有20万德军在这儿死守阵地,面对的是超过190万苏军一波又一波的猛烈进攻。最终,德军虽然杀伤了110万苏军,可他们心里也永远留下了抹不掉的阴影。
![]()
这场仗啊,根本就没有赢家。苏军的进攻一次次被打退,德军的防线也一次次被撕开。“我牺牲在勒热夫周边”,一位苏联诗人这句诗,就成了无数默默无名士兵的墓志铭。
如今,咱们得把这被历史尘封的战役重新拎出来说道说道。这到底是一场啥样的战争?为啥伤亡这么惨重?朱可夫亲自指挥都没能打赢,这又是为啥?莫德尔又是怎么靠着20万兵力,挡住了如潮水般涌来的苏军呢?
要想明白勒热夫战役有多残酷,得先瞅瞅地图。勒热夫在莫斯科西边150公里的地方,地势高,交通还方便,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眼里,那就是一把“毒匕首”。
只要德国第9集团军守住这儿,就能死死压制住苏军的西方战线。虽说莫斯科没被包围,可这把“刀”一直悬在头上,让人心里不踏实。
斯大林坐不住了,1942年年初就下了死命令,勒热夫必须拿下,不管付出多大代价,牺牲多少人,都得把这地儿打下来。朱可夫临危受命,带着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190万大军,开启了这个“绞肉机”。
![]()
但对德军来说,勒热夫同样重要得要命。它是德军整个中央战线的关键位置,一旦丢了,可就不是简单后撤的事儿了,整个东线都得被苏军撕开一个大口子。
于是,希特勒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防御猛将”莫德尔,让他接手第9集团军,守住勒热夫。这就意味着,谁想拿下勒热夫,都得付出流血的代价。
1942年1月,苏军全面发起了第一次勒热夫 - 维亚济马战役。朱可夫指挥70万西方面军,从南边攻入;同时,科涅夫的加里宁方面军从北边夹击,打算把德军包围起来。
苏军那气势,杠杠的,空降兵、骑兵、坦克,轮番上阵,第11骑兵师甚至都摸到了维亚济马城下。可莫德尔也不是好惹的。他刚接手部队,马上调来5个预备师,搞起了弹性防御。
前线部队死守,一旦苏军突破防线,就让装甲部队从两边夹击。苏军的第一波攻势就这么被打乱了。前线道路泥泞,气温低到零下40度,后勤根本跟不上。坦克动不了,火炮被冻坏,士兵都被冻死了。
关键是,苏军高估了新兵的战斗力,低估了德军的顽强。这一仗,苏军伤亡30万人,两个集团军几乎被打残,朱可夫没办法,只能下令停止进攻。
到了1942年7月,苏军换了战术。他们不再急着包围德军,而是打算正面突破。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一起出动3个集团军,40万人,开着坦克,架着火炮就冲上去了,目标是勒热夫西北线。
![]()
莫德尔这次把党卫军“帝国师”“德意志师”放在二线。他料定苏军肯定会在正面突破,所以前线故意装作薄弱,等苏军冲进去,二线的装甲部队马上反包围。
这一打就是两个月,苏军连河都没过去。德军发动了“旋风行动”清理突出部,虽说在沼泽和地雷里损失不小,但还是把苏军挡在了原地。
苏军又一次失败了,伤亡超过15万。德军虽说守住了阵地,可也累得够呛,装甲部队损耗严重,好多部队都没办法补满人员。
1942年11月,苏军在南线打响了斯大林格勒反攻。为了配合这场关键战役,朱可夫再次来到勒热夫,发动了“火星行动”。
这一次,苏军几乎把家底都掏出来了。190万人、3300辆坦克、2万门火炮、1000架飞机,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拔掉这颗“毒钉子”,彻底打败中央集团军群。
可现实又给了苏军沉重一击。大雪封山,坦克没有冬季伪装,新兵素质太差,刚下火车就被赶到前线。德军准备得很充分,工事坚固,火力猛,装甲部队还灵活反击。
苏军像潮水一样一次次冲上去,又一次次被打退。前线到处都是尸体,坦克被打成一堆废铁,后方补给线也断了。朱可夫顶着压力,连续发动了几次进攻。
![]()
直到12月11日,他才不得不承认失败,下令停止进攻。这场战役,苏军伤亡80万人,其中30万人牺牲,坦克损失近2000辆。德军也不好过,伤亡4万人,但守住了勒热夫。
很多人都觉得德军打赢了勒热夫战役,朱可夫输了。可真是这样吗?其实不一定。1943年2月,苏军在北线攻下了大卢基,勒热夫的铁路补给线被切断了,德军第9集团军陷入了危险。
莫德尔请求后撤,希特勒终于同意了。“水牛行动”开始,德军有条不紊地撤退,一边退一边炸桥、埋雷、烧村子,最后干干净净地撤出了勒热夫突出部。
从战术上来说,德军赢了。但从战略上讲,苏军赢了。因为在勒热夫战役期间,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被死死牵制住了。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根本没等到援兵。
德军老兵回忆起勒热夫,几乎都用了一个词:“地狱”。不是因为环境太恶劣,而是因为苏军的进攻从来没停过,好像永远杀不完。
德军士兵说,他们一晚上能打退10波苏军的进攻,打得手都软了,都麻木了。打完这一波,第二天又来。这种心理上的压力,比身体上的伤痛更可怕。就算打赢了,好多德军老兵在勒热夫之后都出现了精神问题。
![]()
对苏军来说,这更是一场难以言说的悲剧。为了一个突出部,牺牲了110万人。没有胜利的欢呼,没有荣耀的奖章,只有一座雕塑。后来俄罗斯政府在勒热夫立了一座纪念碑,是一个化作白鹤的士兵,永远守护着那片洒满鲜血的土地。
苏军用110万人的鲜血,换来了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德军用20万人的顽强意志,拖住了整个东线的时间。今天咱们重新讲勒热夫战役,不是为了数伤亡人数,而是为了记住——历史的胜利,从来都不是轻易得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