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提到 “中国速度”,绕不开的就是 “复兴号”——这列带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跑出世界顶尖水平的动车组,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更成为了国家实力的闪亮名片。从2017年命名亮相到如今驰骋大江南北,它用短短几年时间,书写了中国高铁的跨越式发展故事。
![]()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驶向郑州东站 王玮 摄
从追赶到领跑,“复兴号”的成长之路
中国高铁的起步,始于一次次技术探索与积累。2000年起,我们先后研制“先锋号”“中华之星”等动车组,再到“和谐号”的批量运营,为自主研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2年 ,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全面启动,明确了自主化、互联互通等核心目标。
2017年6月25日 ,“复兴号”正式命名。
2017年6月26日 ,在京沪高铁双向首发。
2017年9月,实现时速350千米商业运营。
![]()
▲京沪高铁动车组在动车运用所内蓄势待发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提供)
如今,“复兴号”家族不断壮大:
2021年开进西藏,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
2022年 奥运版智能动车组亮相京张高铁,成为世界焦点。
![]()
▲京张高铁“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整装待发
孙立君 摄
从高原、高寒到热带滨海,从沙漠大风区到秦岭山脉,它已形成涵盖时速160-350千米的系列产品,能适应各种复杂运营环境。
![]()
▲哈大高铁沈阳至大连段通过首场暴风雪考验
杨永乾 摄
✅ 截至2021年底,“复兴号”累计安全运行 13.58亿千米 ,运送旅客 13.7亿人次 ,“坐着高铁看中国”成为大众出行的美好写照。
五大硬核优势,解锁极致出行体验
“复兴号”能领跑世界,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硬实力,每一项优势都直击出行需求:
![]()
中国标准出海,高铁成为国家名片
“谁掌握标准,谁就掌握主动权”。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已构建起涵盖高铁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的成套技术体系,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复兴号”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比高达84%。
自主研发的 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 、高铁供电调度系统,搭配 北斗导航、5G 等先进技术,构建强大“中枢神经”。
“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 雅万高铁 顺利推进。
与 21个 沿线国家签署标准化互认协议。
在国际铁路标准制定中,主持或参与多项关键工作。
![]()
![]()
▲“复兴号”内部设施
未来可期,更快更智能的高铁在路上
![]()
▲ 从北京南开往天津的C2001次“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驶入天津市区 杨宝森 摄
“十四五”期间,启动 “CR450科技创新工程”,目标研发更高速度、更安全、更环保、更智能的新一代动车组。2023年,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福厦高铁创下:
单列时速 453千米
相对交会时速891千米的试验纪录。
未来,中国高铁将持续推动智能化升级,打造世界领先的智能高铁系统,让旅客享受更优质的出行服务。
![]()
▲海南东环高铁动车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海边飞驰
罗春晓 摄
结语
以“复兴号”为代表的中国高铁,将继续为国民经济发展赋能, 跑出中国发展的加速度 。
内容参考图书《走向科技自立自强》
![]()
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责任编辑:郑洪炜 宗泳杉
出版时间:2023.11
![]()
微信号丨大美科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