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随着无锡公布前三季度GDP,全国万亿GDP城市“成绩单”全部揭晓。
在全国GDP过万亿的27城中,广州、天津、宁波、无锡、长沙、佛山、西安、东莞8城未能跑赢5.2%的全国大盘,另外19座城超过或达到全国平均线,北方最强地级市烟台以6.4%的增速领跑,佛山增速依旧垫底。
在进入四季度、“十四五”即将收官的关键时期,温州、徐州、大连“准万亿城市”的冲刺同样值得关注。大连能否过线,关乎着东北地区迎来第一个“万亿城市”的时间节点,若温州和徐州冲刺成功,长三角的万亿俱乐部成员将达到11个,在全国经济的版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
烟台拿下增速冠军
这两年,跑出“加速度”的烟台一直备受关注。
今年一季度,烟台GDP增速就高达6.9%,在“GDP万亿城市”中排名第一。上半年,烟台以6.4%的GDP增速继续位居首位,并将这一优势延续到第三季度。
拆解分项数据,工业的贡献功不可没。前三季度,烟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7.7和6.1个百分点,在万亿城市中仅次于合肥的15.2%。
普通地级市要想冲击万亿GDP,最重要的就是工业。数据显示,2024年,烟台规上工业产值达11101.7亿元,较2020年增长42.7%;利润总额673.1亿元,较2020年增长32.3%,在这期间,2023年烟台GDP成功破万亿。
要知道,在烟台之前,全国万亿GDP城市中,北方仅占六席,主要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烟台的崛起打破了依赖行政层级的传统偏见,展示了地方经济崛起的另一种可能。
![]()
2025年1月2日,大批国产汽车在山东港口烟台港等待装船出口(无人机照片)。图源:新华社
烟台是如何“跑起来”的?关键是转型。绿色石化是烟台支柱产业,汇聚起万华化学、裕龙石化、玲珑轮胎、道恩股份、泰和新材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从渤海南岸一路向西,烟台化工产业园、万华(蓬莱)新材料低碳产业园、裕龙石化产业园依次布局,成为烟台绿色转型的主战场,形成以“龙头带动、园区承载、链式聚集”的发展模式。
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烟台石化及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的规上企业从248家增长到2024年的328家,产值从953亿元增长至1854亿元、年均增长19.1%。今年前三季度,烟台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前十大行业“9升1降”,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4.5%。
佛山受房地产拖累
在这份“三季报”中,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佛山。
佛山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仅1.6%,不仅低于广东省4.2%的增速,还低于全国5.2%的增速。去年,佛山经济增速就在万亿城市中垫底,直到目前还没实现反弹。
分产业看,前三季度,佛山第一产业增加值172.31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752.11亿元,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4696.40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二产增速明显慢了,反映了佛山工业动能偏弱。
佛山经济承压,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是重要影响因素。今年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7706亿元,同比下降13.9%,佛山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561.61亿元,同比下降24.5%。在佛山31个制造业大类中,一半以上与房地产关联,包括家电、家具、陶瓷和建材等产业,房地产行业的收缩传导至佛山产业。
![]()
位于佛山的格兰仕微波炉总装车间。图源:新华社
“目前,多重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佛山急需对房地产上下游产业进行整合,有些产业需要缩减,有些需要扩张。作为一个制造业城市,佛山的纺织服装、家具等产业虽然传统,但也可以有朝气,佛山要加快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巩固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国家高端智库CDI资深研究员宋丁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
为“再造一个新佛山”,佛山正积极壮大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在大湾区城市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路径高度相似的背景下,佛山又该如何找到差异化路径?
“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短板,大湾区的科创龙头是深圳,佛山应和深圳进行产业链、供应链的联动,并和周边城市形成差异化竞争。”宋丁说。
宋丁进一步指出,大湾区拥有一众制造业大市,佛山要找到差异化竞争点,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比如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从工业城市到工业城市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齐头并进的转型。
温州、徐州、大连蓄势待发
冲刺万亿俱乐部,温州、徐州、大连三个“准万亿城市”迎来了关键时刻。今年年初,三城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现经济总量突破万亿的目标,温州、徐州立下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均在6%左右,大连为5.5%以上。
前三季度,三城竞争白热化,从经济总量上看,温州以7414亿元保持领先,高于徐州、大连,甚至超过唐山的7375亿元,连续三个季度位列全国第27位,是距离万亿目标最近的“种子选手”。徐州、大连竞相追逐,今年一季度徐州被大连反超,上半年又重拾增长势头,前三季度以超出大连GDP50亿元的优势继续保持领先。
随着四季度收官季的到来,能否踢好跻身“万亿城市”的临门一脚,对这几个地方来说尤为关键。特别是大连,大连冲刺万亿GDP的背后,是东北地区即将迎来第一个“万亿城市”的重要节点。
前三季度,大连工业生产表现出色,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石化工业有效带动了大连的工业增长,前三季度,大连石化工业增加值实现8.9%的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石化行业极易受行业周期的影响,在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下游石油化工产业售价下滑拖累的影响下,大连依旧实现了逆风前行。今年8月底,大连还出台《绿色石化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加快推动大连绿色石化集群从“国内一流”迈向“世界一流”的步伐。
此外,若温州和徐州冲刺成功,长三角的万亿俱乐部成员有望达到11个,在全国经济的版图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不仅如此,两座城市的进阶之路,还承载着差异化的区域发展使命——温州锚定了万亿GDP和千万人口的“双万”目标,这将进一步强化温州对浙南闽北赣东3000万人口的辐射力,徐州则剑指“苏北首座万亿城市”,将极大巩固其作为苏北经济引擎的地位。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石冰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