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十一假期旅游、食品和交通运输需求增长推动,中国10月的消费者物价意外上涨。
![]()
国家统计局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0.2%, 预期为-0.1%, 此前9月为-0.3%。
而剔除食品、能源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值 。
此前,CPI自今年1月由于春节因素同比出现增长(0.5%)及6月短暂出现增长(0.1%)外,大部分月份皆处于通缩区间。
![]()
十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2.1%,预期-2.3%,前值-2.3%, 连续第37个月出现通缩 。
十月PPI年内首次环比录得正增长,环比0.1%。
![]()
通缩形势似有缓和,但局面仍然严峻。
彭博经济研究称,“消费者价格重回通胀水平反映的是假日期间的价格上行,而这种上行终将消退。换句话说,通缩压力依然根深蒂固——第四季度经济增长放缓意味着这一趋势难以改变。”
一段时间来,中国经济面临通缩压力。持续的通货紧缩会促使消费者推迟购买,增加债务负担,降低利润率,从而可能导致消费疲软和投资减少的恶性循环。
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政策任务。高层已经发起了一场所谓的“反内卷”运动,旨在消除困扰从电动汽车到外卖等各个行业的价格战。但由于要考虑 失业风险和经济增长放缓,目前 进展有限。
尽管中国有望实现今年约5%的增长目标,但由于物价下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
GDP平减指数(衡量物价的最广泛指标)已经连续两年多下降,这是自1993年开始发布季度数据以来最长的连续下降期。
官方已将今年的官方消费者通胀目标下调至2%左右,为二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即便如此,202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物价增长仍接近于零或为负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