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粉虫养殖大棚
![]()
农场负责人介绍黄粉虫水溶剂生产线
![]()
喂养黄粉虫的农产品废弃物
![]()
富含黄粉虫成分的水溶性肥料
初冬时节,空气中已带着些许寒意,但走进位于鲁西新区陈集镇的狮克产业园,扑面而来的是科技赋能下的火热生机。养殖大棚里,亿万只黄粉虫啃食着果菜残叶,沙沙作响,仿佛演奏着独特的“生态循环曲”;设施农业田间,技术人员正为越冬果蔬精细管护;全自动生产线上,富含黄粉虫成分的水溶性肥料陆续打包,发往全国各地;实验室中,科研人员神情专注,认真记录各项实验数据……
这是以虫菜循环为核心的国家级科技小院。自获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授牌的科技小院以来,这个深植乡土的平台,凭借独特的“虫菜循环”模式,持续为田间地头注入科技动能,绘就现代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新篇章。11月7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菏泽虫菜循环农业科技小院,实地感受循环农业的创新图景。
“小院”不小:扎根乡土的科研“桥头堡”
“可别小看这个‘院’,它承载的使命一点儿也不小。”11月7日,狮克产业园内,山东狮克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孟伦介绍,科技小院是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核心是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慧直接注入农业生产一线,直面并解决实际问题,连接专家与农民,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推广与乡土人才培育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公布的196家“科技小院”名单中,山东省获批35家,菏泽占两席。其中,依托山东狮克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设立的“山东菏泽虫菜循环农业科技小院”入选。
这个“小院”能量十足:一头紧密对接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资源,另一头深深扎根陈集镇乡村沃土;多年来,已吸引22名高校科技研发和专业技术人员长期驻守,孕育37项自主知识产权,每年为当地提供150多个农民工就业岗位;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安置、物资帮扶、农科驿站、“基地+农户”承包采摘分红等多元模式,有效带动周边百姓发展设施蔬菜产业,走上科技兴农的致富路。
科技小院的魔力:变“废”为宝的虫菜循环
科技小院并非空中楼阁,生命力在于解决产业实际难题。在狮克产业园,“虫菜循环”是最亮眼的名片,更是核心技术价值的集中体现。
“黄粉虫是高蛋白、高营养的优良饲料昆虫,饲养简便、繁殖力强。”孟伦指着一个个养殖大棚介绍,“我们现有46个黄粉虫养殖大棚,这些虫子一部分直接供应市场并用于食品出口,另一部分成为生产水溶性肥料的核心添加物。”
科技小院的魔力,在于将看似无关的环节串联成精妙闭环。农业生产中,大量残次果蔬、藤蔓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一直是困扰农户、影响环保的难题。
科技小院聚焦“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再利用”课题,找到了黄粉虫这个“解决方案”。孟伦拿起一些略有瑕疵的萝卜和南瓜解释:“这些无法流入市场的残次品,对我们而言是宝贝,经过简单加工就成了黄粉虫的优质饲料。”据统计,依托这套模式,这里每年消耗各类农业废弃物4万多吨。
喂养长大的黄粉虫,经特殊工艺处理后添加进水溶性肥料。“这种肥料吸收率高、低碳环保,还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地力。”孟伦自豪地说,在科技小院研发力量支撑下,已成功研发一百多款适用于不同农作物的专用水溶性肥料,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部分海外市场。
施用这些高效肥料的设施蔬菜长得更健壮、品质更优,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又继续用于喂养黄粉虫……周而复始,“农业废弃物→黄粉虫养殖→高附加值肥料→高品质果蔬种植→……”的高效生态循环链条完美形成,真正实现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的绿色循环,将环保压力转化为经济效益。
创新驱动:小院里迸发的大能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山东菏泽虫菜循环农业科技小院借助山东省科协、山东农业大学、菏泽市科协等共建单位的专家资源优势,构建起“产业基地+科技小院+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站驻基地科研+研究生人才培育+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实践+成果转化应用中心”的多元一体化经营模式。
在山东农业大学杨凤娟教授等专家的组织带领和研究生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小院团队聚焦黄粉虫养殖关键技术、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核心领域持续攻关,累计授权国家专利4项,完成多项黄粉虫科研成果突破。这些研究既为黄粉虫(虫-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更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
“通过科技小院的科学指导,我们的黄粉虫产量提升约12%,园区效益显著增长。”孟伦表示,小院团队还积极引进培育黄粉虫新品种,持续提升产量和品质以满足多元市场需求;同时严格管控生态养殖中的质量安全,对投入的农业废弃物严格管理并构建溯源系统,确保黄粉虫产品安全健康,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辐射带动:从“一院”到“万亩”的振兴之路
科技小院的价值,不仅在于自身的循环闭环,更在于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
除技术研发外,科技小院还承担重要的社会化服务职能:免费为周边农民提供技术咨询,精准解决果蔬种植中的病虫害难题;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普及黄粉虫生态养殖、科学施肥等先进理念与技术。
这种“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模式,吸引力持续释放。目前,在狮克产业园和科技小院的示范带动下,当地已发展黄粉虫相关产业约14000亩。科技小院如一颗活力种子,在菏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成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有力抓手。
科技小院,大有可为。如今,这个藏身农场的创新平台,正继续用科技力量让农业废弃物“点草成金”,用智慧光芒照亮生态循环农业的未来,成为鲁西新区乃至菏泽市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科技支点。
科技小院,步履不停。我市将以获批国家级科技小院为契机,持续加强引导、培育和服务,让科技小院成为田间地头的课堂、先进技术的传播阵地、实用项目的研发基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科技支撑。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武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