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深秋时节,位于骊山深处的临潼区穆寨街道门岩村迎来红薯丰收季。机械轰鸣声中,饱满红润的红薯破土而出,村民们忙着分拣、装车,脸上写满喜悦。
![]()
“原来人工收薯费时费力,现在机械化作业效率高多了!”门岩村村民宋整社一边分拣红薯一边说,“年纪大了出门不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工,从育苗到采收全程参与,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
门岩村位于穆寨街道最南端,下辖6个村民小组,曾是集体经济薄弱的典型村。近年来,该村创新推行“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党建引领、企业化运作、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
“我们村今年种的红薯,预计亩产可达3500斤。”门岩村党支部书记薛建锋介绍,穆寨红薯以甘甜软糯的独特口感深受市场欢迎。收获时节,要雇佣30多名村民参与采收,这样也就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门岩村的产业发展得益于驻村工作队和党支部精准的产业规划布局。村集体拥有百亩蔬菜基地和百亩柿子园两大产业承载区,采取股份合作制形式运营,农户以土地、设施等资源入股,实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
当天,在门岩村百亩柿子园,漫山遍野的柿子树枝繁叶茂,一颗颗个大饱满、色泽橙黄的柿果挂满枝头,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装车,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
“柿子园的柿树2023年第一次挂果,产量达到每亩2000余斤。品种主要以尖顶柿子为主,这个品种果个儿大、纤维多、味道甜,适宜鲜食或制作柿饼,深受市场欢迎。”薛建锋介绍,2020年,门岩村通过土地流转,引入尖顶柿子品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2022年,我们门岩村村集体通过招引西安天润地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8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黄精,进一步拓宽了产业发展空间。”门岩村老党员张学德说,这个项目的落地就是门岩村党支部带头、群策群力的成果。
据了解,2018年至今,门岩村集体经济收益累计达85万元,当地老百姓在基地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超过60万元。
“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50吨冷库和600平方米柿子晾晒棚,这些设施极大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薛建锋说,从传统种植到规模化经营,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发展,只要找准路子,实现发展村集体经济与引领村民致富“同轨运转”,小山村也能实现“逆袭”,闯出致富的新路子。( 记 者:王三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