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浮梁,立冬,我们为一份热乎的午餐而聚。望着从青海高原、云南边陲,武陵山区,长江之畔等风尘仆仆赶来的伙伴,他们是政协主席、县委书记、教育局干部们,地方慈善总会负责人。
感谢这些伙伴交付的信任与时间。 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他们愿意花费如此密集的时间,与我们社会组织闭门深谈,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而坚定的表态:孩子们的福祉,是我们,政府和社会共同且首要的关切。
我们之所以必须“再集结”,是因为中国乡村教育正在发生巨变。乡村人口持续减少,越来越多的村小教学点被撤并,越来越多乡村中小学生离开乡村,走进乡镇中心学校,成为一个个小小的寄宿生,接受不可预知的诸多挑战。一些新的痛苦悄然而至,家庭增加了负担,孩子过早离开父母和家庭,缺乏足够的爱和安全,孤独无助,甚至还将遭遇各种霸凌,更重要的是,Ta们正处在身心脑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足够的全面的营养有力支撑,但会有吗?
面对这场静默却剧烈的变革,我们怎么做?一句朴素的话为我们定航:“为乡村孩子的福祉而奋斗”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所有行动的初心和原点。
如何跟上?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脚步,更是方法与模式的创新。四川荣县教育局带来一个温暖而高效的答案:“打开大门,妈妈烧饭。” 这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养育共同体”:妈妈获得工作,家庭增加收入,学校降低成本、提升餐品品质,孩子感受到亲情守护。一举多得,这便是协同创造的魔力。
而如何让这份守护坚不可摧,则需要制度的铠甲。这正是我们社会组织联合政府的核心价值所在:我们用“透明公开、分权制衡”的机制,为校园餐建立一个可复制的安全规范。 湖北鹤峰县教育局带来的消息让我们无比欣慰——在恩施州8县市区校园餐审计中,鹤峰无一校长或老师被留置。这正是因为我们带来的 “师生同食、就地取材,透明公开、村校共治” 模式,已内化为学校的“免疫系统”。我们坚信,真正的公益,是构建不让好人犯错的环境,它最终保护了孩子,也保护了我们县域干部和学校校长。
浮梁的多方热烈讨论,将我们的协作推向了更深处。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多种挑战,已非单一部门或单一学科能够应对。基于共识,我们为免费午餐的下一程,锚定了四个全新的支点:
第一,深化“养育共同体”。 我们深知,免费午餐服务的是孩子,但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打开更多大门,连接更多力量。 未来,我们要借助当地政府、当地慈善组织搭建志愿服务平台,连接更多妈妈进校服务孩子,更探索采购乡村妈妈们自家或农场或合作社生产的合规食材,将项目更深地扎根于乡村社区土壤,形成本地治理本地的良性循环。
第二,开拓数字新航道。 在后方,城市筹款需要新的管道。 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短视频内容,依托我们成熟的“大树老师”网络,用视频或直播讲述乡村孩子的期盼和我们的行动,感染和吸引更广阔的社会善意。
第三,激活青年生力军。 我们坚信,免费午餐的未来在青年。伙伴们需要走进大学,进一步做好青年的连接、服务和组织工作,让富有创造力与行动力的青年,对接乡村学校,去帮助和支持孩子。
第四,开辟校园新“食”堂。 在前线,我们要鼓励免费午餐学校沟通当地,获得闲置的粮田菜地。 让孩子们动手种菜种粮,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主动性、降低了项目成本,更让这顿饭因浸染汗水而更具感染力,成为最生动的劳动与食育课堂。未来,他们也将接力而行。
立冬,是积蓄力量的时节。这次相聚,我们收获满满。前路漫漫,但共识已成,方法在手。让我们怀抱着这份由信任凝聚的力量,继续携手,用更开放的协同、用更多的创造创新,守护每个乡村孩子可预见的未来。
我们一起努力。
文章来源
邓飞
品牌审核
免费午餐基金品牌审核组
-------免费午餐·小善大爱-------
2011年4月2日,邓飞联合500名记者、
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
免费午餐基金公募计划,倡议公众共同帮助
乡村孩子们享有安全营养的在校午餐。
截至2025年9月底,
免费午餐基金联合多方力量
累计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2030所学校开餐,
共计帮助超过46万人吃上热气腾腾的午餐。
扫码添加餐妞妞微信
一起好好吃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