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2026年预计流动性宽松以及供给侧约束将继续作为能源与材料产业商品方向的投资主线,给贵金属、工业金属和部分化工品如铬、制冷剂等行业带来利好。在此基础上,中美博弈持续深化战略金属投资价值,看好稀土、钨等品种,国内反内卷主线下,煤炭、钢铁、硅等产品价格或迎来触底反弹,板块或具备底部布局价值。此外,需求高景气有望推动锂、钾肥等品种走出上涨趋势。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市场回顾:“矿产资源”占优,“能化产品”偏弱。
2025年初至今,能源与材料产业各板块指数中,有色金属指数相对于大盘实现明显超额收益,主要系贵金属与稀有金属板块表现出色。基础化工与钢铁指数与大盘指数表现相当,煤炭和石油石化指数则明显跑输。商品价格方面,具备更强矿产资源属性的金属类商品价格表现较优,能化产品价格走势较弱。
流动性宽松主线下继续看多贵金属和铜的配置机遇。
2025年10月以来,金价虽高位回落,但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全球ETF流入料将继续助推金价上行,同时支撑金价上涨的长期因素如美元债务风险和去美元化趋势等并未逆转,该行预计2026年金价运行区间为4000-5000美元/盎司。供需缺口扩大趋势下白银具备较强的价格弹性,该行预计2026年白银价格区间为50-60美元/盎司。铜则继续作为金属行业最确定的配置方向之一,同时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和供应端趋紧的拉动,该行预计2026年价格区间为10000-12000美元/吨且板块估值提升逻辑较强。
供给约束不断强化,铝、钴、铬、制冷剂价格有望继续走强。
该行认为,供给侧约束将继续作为商品配置的主线思路,预计电解铝供应增速不断走低,供给扰动的边际效应提升,且板块具备较强的补涨预期。刚果(金)钴出口配额引发市场转向严重的供给短缺,钴价上涨确定性强。该行预计2026年铝价中枢为21500元/吨,钴价区间为40-45万元/吨。化工品中,铬受环保监管影响,供应持续紧张,制冷剂则受到配额约束,且两者供给格局较优,板块龙头有望享受量价齐升带来的业绩增长。
中美博弈继续推升战略金属配置价值。
中美博弈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使得以稀土为代表的战略金属价值不断提升,出口管制的政策扰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海外补库存行为,对需求端形成提振。同时,国防军工、先进制造等领域对稀土和钨等产品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该行预计2026年氧化镨钕价格区间将升至55-65万元/吨,钨价区间为30-35万元/吨。
需求高景气下看好锂和钾肥板块。
受储能电池出货超预期拉动,锂价在2025年四季度启动涨势,当前锂价仍处于价格周期的底部区间,市场对板块配置的积极性提升,该行预计2026年锂价运行区间有望抬升至8-10万元/吨。钾肥方面,前苏联、北美等主产区和老挝等新兴区域扩产节奏延后,需求侧则受益于东南亚等地的强劲增长,同时成本边际抬升也助推价格上涨。看好锂和钾肥板块龙头公司以及资源端具备扩张前景的公司的配置机会。
反内卷主线叠加补涨情绪,关注煤炭、钢铁、硅料和原油。
2025年下半年以来,反内卷政策预期升温,推动煤炭、钢铁、硅料等产品价格触底回升。政策将继续作为上述行业运行的主要变量,该行判断2026年动力煤、焦煤和硅料价格均有望小幅回升;钢铁行业则在2025年迎来拐点,供给约束不断强化,产业链利润分配转移的趋势有望延续,同时铁矿石人民币计价取得突破,也带动板块配置热度升温。该行预计2026年原油供需将从宽松转向平衡,带动布油价格上行至65-70美元/桶。
风险因素:
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国内外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美联储降息幅度不及预期;上游供给增长速度超预期;企业海外资产的经营风险;企业新增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安监、环保形势严峻程度超预期;全球贸易争端加剧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