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葳在CBA场均砍下21分时,谁曾想他在NCAA的首秀会如此惨淡——两场比赛,12次出手,0次命中。这位上赛季的CBA国内得分王,在大洋彼岸的赛场上突然忘记了如何得分。
![]()
11月5日,首发17分钟,7投0中,三分4中0,仅靠罚球得2分;11月8日,替补12分钟,5投0中,罚球得3分。从首发到替补,从17分钟到12分钟,林葳的NCAA生涯开局就是下坡路。而他在CBA的数据却光鲜夺目:场均21分5助攻,季后赛更是暴涨至30.5分11助攻。
必须承认,林葳的得分王头衔含金量有限。在南京同曦,他拥有无限开火权,球队战绩要求低,这为刷数据创造了条件。如果把同样的机会给胡明轩、孙铭徽等球员,他们的数据未必会差。区别在于,他们的球队有更高的战绩要求。
自从去年夏天起,林葳就再未入选国家队集训。当时不少球迷为他鸣不平,认为郭士强对他有偏见。如今看来,这位主帅的选择相当明智。他早就看透林葳数据背后的真相:防守态度一般,投篮稳定性不足,对团队篮球理解不够。这些在CBA可以被数据掩盖的缺陷,在NCAA赛场上被无限放大。
![]()
林葳的挣扎源于多方面:首先是比赛强度的骤增,NCAA的节奏和对抗远超CBA;其次是战术地位的断崖式下跌,他不再是核心,而是需要重新证明自己的新人;还有身体适应问题,增肌训练影响了投篮手感。
林葳的困境不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CBA联赛整体水平的镜子。一个在CBA呼风唤雨的得分王,在美国大学联赛中举步维艰,这种落差无情地揭示了CBA与世界高水平篮球的差距。
在我们自己的联赛中,球员们沉浸在虚假的繁荣里,用华丽的数据麻痹自己。直到走出舒适区,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如此残酷。
![]()
尽管如此,我们仍要向林葳致敬。他是首个从CBA直接挑战NCAA的球员,这份勇气值得肯定。两场比赛的低迷不能定义他的留洋生涯,但确实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对林葳而言,眼前的危机也是转机。如果能在逆境中完成蜕变,这段经历将比留在CBA刷再多的分都更有价值。对中国篮球来说,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冒险者",勇敢地跳出舒适区,去真实的世界检验自己的成色。
只有经历这样的阵痛,中国篮球才能真正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