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讯(王金彬 记者刘畅)“看着低洼地里的麦子泡在水里烂掉,我们一宿宿睡不着觉,地不能荒,人不能退。修建排水体系,开启‘以稻治涝’的模式刻不容缓。”近日,在北大荒集团八五六农场“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专题报告会上,73岁的退休干部王景福攥着泛黄的老照片深情回忆,向全场党员干部讲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稻治涝”的攻坚往事。这场报告会是八五六农场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热潮的关键一环,而王景福所讲的“以稻治涝”的故事,正是北大荒人“勇于开拓”的生动注脚。
如何推动北大荒精神落地见效,八五六农场以“党建+”为活动载体,充分发挥“五老”宣讲作用,推动宣讲进机关、进校园,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积极依托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系列活动,深度解读北大荒精神时代价值,推动北大荒精神与农场实际工作深度融合。倾力打造大众化、沉浸式文化活动,通过广场舞、场史文化等载体传播,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北大荒精神的影响力。同时,将数字农业实践与北大荒精神融合,通过科技赋能实现精神延续,以高效的农业实践证明北大荒精神在数字时代的鲜活生命力。
与此同时,八五六农场党委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学习领悟,深刻认识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的重要意义,立足发展大局,增强责任意识,争当北大荒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和弘扬者。坚持解放思想,构建多元格局,持续推进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取得新成效。以“自力更生”的闯劲、“艰苦创业”的干劲、“勇于开拓”的拼劲和“甘于奉献”的韧劲,推动党员干部转作风、提素质、强能力,把北大荒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让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的黑土地上持续绽放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