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
寒衣节起源于周朝,与古代农耕社会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转凉,人们需为越冬添置御寒衣物,因此寒衣节最初被称为“授衣节”。然而,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稍显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被调整至十月朔日(即十月初一),逐渐形成固定的节日。
据史书记载,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后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其家属,为他们“送寒衣”。
![]()
一不回:归途有期,思念无界
古籍《礼记·月令》有载:“孟冬之月,命之曰畅月。”寒衣节恰处孟冬,古人认为此时天地闭藏,万物归根。若远行之人执意归乡,恐与天地之气相逆,反生波折。
旧时村口总立着块“望乡石”,外出游子若在寒衣节前未归,家人便会在石前焚香祈福。这并非迷信,而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冬日道路易结冰,夜长昼短,归途艰险。如今虽无冰雪之困,但“不回”二字仍有深意:若身在异乡,不妨通过视频传递思念;若已踏上归程,切记查看天气,备好保暖衣物。
有位老木匠曾说:“寒衣节不赶路,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这话糙理不糙,现代人总爱与时间赛跑,却忘了“平安”二字才是回家最快的路。
若实在无法赶回,不妨在清晨面向故乡方向,烧件纸衣,说声“爸妈,我很好”,这份心意,比强行赶路更暖人心。
![]()
二不晚:晨光熹微,心意早达
《齐民要术》中记载:“冬月宜早,日未出时行祭。”古人认为,寒衣节送寒衣需赶在日出之前,此时阴阳交替,寒衣最易送达。
旧时家家户户天未亮便起床,将裁好的纸衣用竹篾撑开,在院中摆上供品。老人们常说:“寒衣送得早,亲人穿得暖。”这背后藏着农耕时代的智慧——冬日清晨地气未散,纸衣不易被风吹散;更重要的是,早起本身便是一种诚意,正如《朱子家训》所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对先人的敬意,当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
如今城市里难见院落,但“不晚”的精神仍在延续。若去墓园祭扫,尽量选在上午九点前,避开人流高峰;若在家中祭拜,不妨在早餐前完成仪式。
![]()
三不爬:山高路远,心诚则灵
“寒衣节不爬高山”,这句老话在北方山区尤为流行。旧时交通不便,若执意登高,一来山路湿滑易摔伤,二来山风凛冽易受寒,三来耽误了祭扫时辰。
古籍《山海经》虽记载诸多名山,但古人祭祖多选平坦之地。有位采药人曾讲:“我年轻时不信邪,寒衣节非要去爬后山,结果半路摔了腿,耽误了给爷爷送寒衣,至今想起来还后悔。”这并非危言耸听,冬日山间草木枯萎,视线受阻,加上气温骤降,确实不宜贸然攀爬。
现代人若想表达心意,不妨换个方式:在阳台摆上供品,面向家乡方向鞠躬;或去公园找片安静角落,烧件纸衣。心诚则灵,形式从来不是重点。
![]()
四不说:言语有忌,思念无声
“寒衣节莫说丧气话”,这句老话藏着古人的处世哲学。旧时认为,此时阴阳两界交流频繁,言语需格外谨慎,以免冲撞了“好运气”。
《论语》有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寒衣节这天,更需谨言慎行。若去祭扫,切莫抱怨生活艰辛,更不可与人争执;若在家中,避免谈论生死病痛。有位家庭主妇曾分享:“有年寒衣节我和丈夫吵架,结果那晚孩子发烧,后来老人说‘寒衣节吵架,先人会担心’,从那以后我都特别注意。”
其实这背后是情感的传递——对先人的思念,本就该是温暖的、积极的。不妨在祭扫时说说这一年的收获:“妈,我升职了”“爸,孩子考了全班第一”,这些平凡的喜悦,才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正如古人所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心怀敬意,言语自然温和。
![]()
五不吃:饮食有节,身心皆安
“寒衣节五不吃”,各地说法略有不同,但核心都是“应季而食,避寒就温”。旧时农谚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寒衣节正值初冬,饮食需以温补为主。
第一不吃生冷:冬日人体阳气内藏,吃冷食易伤脾胃。旧时家家户户会熬一锅热粥,既暖身又养胃。
第二不吃燥热:羊肉虽好,但过量易上火,可搭配白萝卜同煮,达到“温而不燥”的效果。
第三不吃隔夜菜:冬日气温低,但隔夜菜仍易滋生细菌,古人用“火塘”保温食物,现代人则需注意食材新鲜。
第四不吃过量甜食:糖分易生湿,冬日运动少,过多甜食反伤身体。第五不吃辛辣:辣椒虽能驱寒,但过量会刺激肠胃,可适量放些姜片替代。
有位老中医曾说:“寒衣节的饮食,是身体与自然的对话。”比如吃饺子,旧时用新收的麦子磨面,馅料选当季的白菜萝卜,既应景又健康。
![]()
寒衣节的温度,藏在清晨的第一缕香火里,藏在视频通话中的那声“爸妈”,藏在热粥升腾的雾气中。它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温暖的传承;不是刻板的规矩,而是对生命的敬畏。
当11月20日的晨光洒向大地,不妨放慢脚步,用心感受这份穿越千年的牵挂。烧件纸衣,说声思念;吃口热饭,暖身暖心;说句好话,传递温暖。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正是对传统最好的继承,对先人最深的怀念。
寒衣节,愿我们都能带着温度前行,让思念化作冬日里的暖阳,照亮归途,温暖人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