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
时光隧道 冷益平 摄
■姚荣
■开卷
你听,小河叮叮咚咚地流淌着;你看,一封信在小河里自由自在地飘荡着。那一朵朵小水花将信里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打量;小鱼儿呢,将信里的歌谣欢欢喜喜地吟唱。这封来自小河的信,到底给春天说了些什么悄悄话呢?
耕读的基因
诗源潺潺,文脉流长。语泉的长诗《小河写给春天的一封信》,诗行里流淌着耕读的基因。“耕读”是中国人的精神原乡,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尤其突出。在城市化进程加剧的今天,现代诗歌中“耕读”却只能回望。在语泉的这本诗集中,“耕读传家”却成了他有别于其他儿童诗集的独特坚守。
耕读相伴。清晨,随着柴门的吱呀,羊角辫、小脚丫,背着书包跨过山垭,“把课堂搬到高高的山岗”(《扎辫子的小女孩》),坐在老槐树遮阴的操场里,课本摊在膝盖上,“我和太阳一起/朗读山里的清晨”(《我家的地理》),唱读的声音跟着山风飘向山外: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傍晚的红霞把梯田染红,又把老槐树的影子拉长,孩子们的读书声随着鸟鸣声飘荡,“夕阳被他读到了山坳”(《扎辫子的小女孩》)。炊烟从各家屋顶溜出来时,孩子们扒拉着面条,含混的声音和着窗外的虫鸣落进了屋前屋后的草丛。“山里的孩子/在一片梦里的星空/他们数着星星长大”(《山里的孩子》)。
田园为境。启明星,鱼肚白,露水,晨雾,鸡鸣,犬吠,牛哞,羊咩,青草,杨柳,荷叶,桂花,大山,小河,水田,旱地,夕阳,炊烟,月亮,星星……这既是语泉儿童诗的主角,又是童真童趣的容器,既是儿童与自然联结的纽带,又是净化灵魂的田园牧歌,也是“耕读”精神缺乳者的“补药”。
诗集中,劳作与读书交织,田园风光与儿童生活相映,“耕读”的文化特征十分突出,甚至可以说整本诗集都是基于乡土中国的“耕读”特征来徐徐展开诗意画卷的。这与语泉先生长期扎根川东北山村搞创作的实践是分不开的,在倡导赓续“耕读”文脉的今天,这也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坚守。
童趣的原野
语泉《小河写给春天的一封信》的魅力,藏在山水原野与童真童趣的交织中。
山川田野是童趣的舞台。当童真童趣布满山川田野,那些泥土的芬芳,草木的青翠,溪水的清澈,卵石的浑圆,就是童心流淌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打水仗》《和月亮一起玩》,“打水漂”,《放羊》,“追蝴蝶”,《看彩虹》,“捉小鸡”,“逗猫咪”,“找妈妈”……这种本真的快乐,是虚拟世界当中永远都找不到的。
山水灵秀是童趣的底气。绿野“是春天的画”(《送给春天的画》),“是翠绿的早餐”(《翠绿的早餐》);田埂是追蝴蝶踩出的键盘,是寻找彩虹的五线谱;小河是思念者,是弯弯的船;秋叶是黄蝴蝶,是金鱼儿;森林是厨房,是会场……孩子们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灵气,童真童趣因自然风物而显得鲜活生动,欢语不再是空洞的呼唤,而有了生长的原野。
童真童趣是山水的灵魂。“一颗颗小雨点儿是小白狗的玩伴儿”(《小雨点》),一只只小蝴蝶也在“忙碌地浇灌春天”(《春天的心意》),小鱼儿也在为我找到一串串答案(《小鱼儿》),“云朵跑来跑去/急得掉下眼泪”(《哭泣的云朵》),“小河唱着欢乐的歌”(《我家的地理》),“山也重复单调的歌曲”(《山里的歌谣》)……孩子们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孩子自己的模样,寻常的自然风物,因童真童趣而变得有情有趣,山水不再是静止的背景,而变得富有故事。
《小河写给春天的一封信》,最动人的莫过于山水有了孩子气,童趣有了泥土香。追蝴蝶的不只是孩子,还有风的灵动;听溪水的不只是孩子,还有花的感动。
淳朴的世界
《小河写给春天的一封信》的世界很淳朴,像从山坡上摘下的野刺泡儿,晶莹剔透,又像用镰刀割下的绿油油的青草,清香四溢:纯净的意境,阳光的花园,快乐的画卷。
纯净的意境。《小河写给春天的一封信》建构了一个纯净的诗意境界,一个个单纯的意象就是大自然最本真的模样。一人一狗一蝴蝶,一羊一鸟一太阳,一猫一叶一彩虹,一山一鱼一白云,一草一露一小河……这里的风会唱歌,这里的云会流泪,这里的彩虹会说话,这里的一切都顺着童心生长!
阳光的花园。《小河写给春天的一封信》是个阳光花园,诗行里流淌着太阳的暖意,集子中的许多诗篇都用到了“太阳”这个意象。有太阳就有希望,能看见“课本里升起的朝阳”(《放羊》),“乡村的孩子/是山里的太阳”(《那一天》),“托举着红皮球追着太阳奔跑”(《清晨的校园》);有太阳就有欢乐,“太阳跑过来/和我们一起欢跳”(《清晨的校园》);有太阳就有温馨,“把太阳做成花色的枕头/我在上面睡得多香”(《绿色的手掌》);有太阳就有收获,“背篓里装满青草/露珠、太阳、小鸟的欢叫”(《勤劳》);有太阳就美好,“太阳给大山涂上胭脂”(《勤劳》),“太阳发现了/抛下一道七彩光”(《绿芽儿》)……这里是阳光花园,是晒透了的童年的暖,“阳光打在树枝上/树叶变得一片金黄/它在清晨里绽开/像我手里捧读的诗章”(《早读》)。
快乐的画卷。《小河写给春天的一封信》缓缓展开,展开的就是快乐的画卷。追着月亮跑过了河坎,“月亮在水里向我微笑”(《和月亮一起玩》);“赶着羊群去山岗”(《放羊》),鸟儿也在头顶向我问好;冲进河中央打水仗,“飞鸟从山里赶来观望”“眼睛洋溢兴奋的光芒”(《打水仗》);捡起石子打水漂,“快乐的石子/在河面上蹦跳”(《金色的水漂》);玩“老鹰捉小鸡”,“奶奶站在屋檐下/眉宇间的欢笑里/堆满童年的回忆”(《老鹰捉小鸡》)……“我”就是“幸福的小鸟”“一串串鸟鸣/跟着我奔跑/呼啦啦的风儿/吹起嘹亮的口哨”(《幸福的小鸟》),儿童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可以简单到一滴水、一片叶、一只猫,简单到脱口而出的童谣。
诗集中有多首诗直接运用了“小鸟”或“鸟”的意向。“小鸟”是快乐的使者:可以在花间叽叽喳喳,把快乐装满嘴巴;可以在电线上排排坐,让快乐的影子在地面发芽;可以在屋檐下打理毛发,把快乐讲给西边的晚霞。“我有一双会飞的翅膀/可以快乐地飞翔”(《纸飞机》),“首首诗歌中/淌着快乐的童年”(《早读》)。“小鸟”是自由的象征:可以自由飞翔,可以与风儿嬉戏,可以与花儿对话,可以去想去的地方。“我”就是自由的小鸟,“飞呀,飞呀,飞呀/你在白云间奋飞/我在低低的天空盘旋/我和你一样飞得自由,轻盈”(《纸飞机》)。
总之,语泉儿童诗的淳朴,就是要让孩子以最自然最本真的眼睛看世界,让纯净流淌在心间,让阳光撒播在原野,让快乐生长在灵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