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整合高通量与全断层光学成像,借助先进光学技术无创长期监测活体动物疾病进展、细胞迁移、基因表达;利用优化滤光片和光谱解混,适配蓝到近红外波段的生物发光与荧光报告基因;提供荧光和生物发光的真 3D 断层成像,可结合数字小鼠图谱解剖学分析或经多模态模块与 MR、CT、PET 配准。
这类图像通常由 IVIS Spectrum(或同类光学成像系统)采集生成,依赖系统的3 大核心能力:
生物发光/荧光成像:
通过检测肿瘤细胞(或病原体)标记的荧光素酶、荧光蛋白发光,实现 “无创、活体、动态监测”(无需解剖,直接看体内变化);
时间序列监测:
支持长期、多次成像(从 Day 0 到 Day 42),观察同一动物的病程/治疗响应,避免个体差异干扰;
定量与可视化:
伪彩图直观展示信号分布,系统软件还能定量分析发光强度(如 Radiance 值),把 “颜色变化” 转化为数据(肿瘤大小、病原体载量等)。
![]()
Fig1 设备简图
麻醉系统:为成像动物提供气体麻醉;
动物隔离舱套件:隔离成像动物,保障实验环境;
荧光成像幻影鼠:用于荧光成像校准和性能验证;
小鼠成像穿梭装置:辅助小鼠定位与转移;
工作台 XWS-260:提供系统放置与操作平台
优势
一站式集成多模式成像,无创纵向监测保障数据连续,全光谱兼容适配广,光谱解混精准区分信号,3D 断层结合解剖或多模态配准可提升研究深度与准确性。
1. 高灵敏度成像能力
生物发光成像:配备- 90°热电冷却的 CCD 相机(大芯片面积+低光圈),灵敏度达检测低至 5 个细胞,可快速定量成像萤火虫荧光素酶、海肾荧光素酶等多种生物发光报告基因,支持肿瘤转移(如 MDA-MB-231-luc2 细胞心脏注射后转移)和肿瘤生长(如 GL261luc2 细胞颅内种植)的纵向监测。
荧光成像:可定量所有常用荧光团(荧光蛋白、染料、偶联物),通过10 个窄带激发滤光片(415-760nm,30nm 带宽) 和18 个窄带发射滤光片(490-850nm,20nm 带宽),结合先进光谱解混算法,有效区分多个报告基因并降低组织自发荧光干扰。
2. 3D 断层与定位技术
3D重建:通过 FLIT(荧光成像断层扫描)分析荧光光源的 3D 空间几何、深度及强度,通过 DLIT(扩散发光成像断层扫描)分析生物发光光源,可结合数字小鼠图谱在解剖学背景下量化肿瘤细胞数量和染料浓度。
多模态配准:支持自动导入并配准 CT、MRI 图像,输出 DICOM 兼容格式,可查看矢状面、冠状面和横轴面图像,还能将静态 3D 图像转换为旋转动画从多视角观察光源。
脑声常谈建立了多个《动物模型构建与行为评估》交流群,群内分享各种经典和前沿的行为范式,共同交流解决动物实验中遇到的棘手问题,避坑少走弯路!有需要的老师可以扫码添加微信进入讨论群!
应用
肿瘤研究(监测生长、转移,评估药效)、细胞治疗(追踪干细胞、免疫细胞迁移)、药物研发(验证靶向递送、监测代谢。
![]()
Fig2 活体动物光学成像(生物发光/荧光成像)的实验数据图
上半部分:肿瘤生长/局部病灶监测
特点:信号集中在小鼠身体某一部位(如右侧腹部),随时间(Day 0→Day 42)颜色从蓝→红,说明局部生物发光信号持续增强。
典型场景:可能是 “肿瘤细胞接种实验”——Day 0 时接种少量标记荧光素酶的肿瘤细胞(信号弱 / 蓝),随时间推移,肿瘤细胞增殖,发光信号变强(红 /黄),用于观察肿瘤生长速率、药物干预效果等。
下半部分:全身转移/多病灶监测
特点:信号分散在小鼠全身(腹部、四肢等),随时间(Day 6→Day 26)新的高信号区(红 / 黄)不断出现。
典型场景:可能是 “肿瘤转移实验” 或 “病原体全身扩散实验”初始接种后,肿瘤细胞/病原体随血液、淋巴转移到全身,新出现的高信号区代表转移灶形成,用于研究转移路径、扩散规律。用于监测实验动物体内生物过程随时间的变化,常见于肿瘤生长、转移,或病原体感染、药物疗效评估等临床前研究。

立体定位注射三突变APP-AAV构建AD大鼠模型示例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BC)、空载病毒组(VC,注射rAAV-Nluc)、实验组(Exp,注射携带人源三突变APP基因的rAAV-APPs1a-Nluc)。在异氟烷麻醉下,通过脑立体定位术将病毒(2 μL × 2,1×10¹³ vg/mL)双侧注射至海马(坐标:±2, -3.3, -3 mm)。术后饲养,于注射后2周和6个月,各组大鼠腹腔注射Furimazine(0.23 mL/100g),10–15分钟后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活体成像,检测生物发光信号。同时记录体重。
![]()
Fig3 大鼠活体成像检测生物发光信号
BC(空白对照)、VC(空载病毒)、Exp(实验组)大鼠经脑立体定位在海马区注射病毒。Exp组携带人源三突变APP和NanoLuc荧光素酶基因。腹腔注射底物Furimazine后10分钟检测发光:2周时Exp和VC组均可见明显荧光;6个月后两组荧光减弱但仍可检测,BC组始终无信号。结果证明造模后大鼠脑部有效表达rAAV。
总结
IVIS Spectrum 是先进临床前光学成像系统,整合高通量与全断层光学成像功能,具备高灵敏度(可检测低至 5 个细胞) 的在体荧光和生物发光成像能力支持3D 断层重建与绝对校准,通过覆盖 430-850nm 的 28 个高效滤光片及先进光谱解混算法实现多光谱成像,可与CT、MRI 等技术自动配准,适用于疾病进展监测、细胞示踪、基因表达分析等临床前在体成像研究。
文献引用:
肖林林,杨逸萱,黎珊杉,等.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人源三突变APP基因导入海马区构建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25,45(03):269-278.
Zhao, Xu et al. In vivo neutrophils hitchhiking for tumor targeting and microenvironment regulation boosts oncolytic virus therapy.Cell Reports Medicine, Volume 0, Issue 0, 102314
脑声小店基于深度科研洞察,专注为动物实验提供"简器械·精实验"解决方案。我们突破高精设备局限,开发手工定制化仪器及配件,通过科研巧思将基础工具转化为创新实验方案。产品涵盖行为学装置、操作辅助工具等,使实验室在保持操作简效的同时,实现精细化数据采集,助力科研人员以创造性思维发掘简易仪器的潜在科研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